主题:商业地产是目前和未来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商业机会

发表于2013-09-25

“不过,规划赶不上变化。未来的商业发展和布局,还是有诸多变数。比如,最近,多个商业综合体在城北开建后,城北商圈异军突起。相比之下,滨江就感觉弱一些。”杭城一位地产业内人士表示。

  “商业综合体的布点越来越多,让更多居民可以在家门口购物,一定程度可以减缓电商带来的冲击。另外,尽管电商发展迅猛,OT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即把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及产品品牌形象的树立和提升很多时候也需借助线下的布点。”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颖博士分析说。

发表于2013-09-25

据陈颖的观察,随着电商的崛起,网购对服饰类商品的分流非常明显。相比之下,餐饮区块一般是商业综合体中最受市民欢迎的,也是电商很难代替的。所以,相比以往,近期新建的综合体中,餐饮、娱乐比例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经营者更多重视各类体验式消费,希望以此带动百货业。

  据悉,在前些天开业的城西银泰城,服饰、名品、主力店的比例约占42%,餐饮和配套的比例则达到了58%。

 

 

发表于2013-09-25

据陈颖的观察,随着电商的崛起,网购对服饰类商品的分流非常明显。相比之下,餐饮区块一般是商业综合体中最受市民欢迎的,也是电商很难代替的。所以,相比以往,近期新建的综合体中,餐饮、娱乐比例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经营者更多重视各类体验式消费,希望以此带动百货业。

  据悉,在前些天开业的城西银泰城,服饰、名品、主力店的比例约占42%,餐饮和配套的比例则达到了58%。

 

发表于2013-09-25

“资金总是逐利的。此前一些商业地产的成功,使很多企业对这个领域有了投资冲动。商业综合体的布局和建设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但是,数量这么多,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竞争将比较激烈,也并不是都能成功。所以,要参与各类相关投资的话,尽量找一些运作经验丰富和有特色的品牌开发企业,以降低风险。”上述地产业内人士提醒。

发表于2013-09-25

本土商业地产企业有待崛起

  不久前,“商业地产大佬”——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取代娃哈哈的宗庆后,成为中国首富,再次引发各界对商业地产中机会的关注。不过,杭州本土的商业地产大佬目前还没有。

  说到优秀的本土地产企业,杭城市民首先会想到绿城和滨江。不过,这两家地产企业更多的专注于住宅地产。

 

发表于2013-09-25

据悉,除了住宅,绿城集团目前明确的战略发展重点领域是生态农业、养老地产及与地产相关的电商项目等。至于滨江房产,在其2012年的年报中,提及发展战略,谈到“大力发展生活房产,争取每年留5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生活配套商铺物业,5-10年内留存50-100万平方米小区商业”。这似乎离“商业地产大佬”也有些距离。

  其实,上述企业不太投资商业综合体,除了他们是专注于住宅地产外,也体现了这个行业的门槛,即需要有一定的行业积累和经验。

发表于2013-09-25

 商业百货巨头与知名品牌商家的合作,关系有些微妙。想当年,为了引进LV等大牌,杭州大厦总经理童民强和他的经理们刚开始可谓吃尽了苦头。后来,杭州大厦在业界获得认可后,大牌们则是争破脑袋希望在杭州大厦求一处安身之地。

 

发表于2013-09-25

“万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公司的号召力和长期经验、积累。万达与一大批国内外一流的品牌商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商家超过5000家。”杭州万达广场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发表于2013-09-25

目前,在杭州已开业的商业综合体中,当属银泰、万象城 (论坛 相册 户型 样板间 点评 地图搜索)(华润集团旗下)、杭州大厦等最为出名。两前者,都非本土企业。银泰商业集团于1998年在杭州设立第一家门店,目前仅在省内就有18家百货店和2家购物中心。很多杭城市民以为银泰是杭州本土企业。不过,根据其年报披露的信息,其注册地其实在开曼群岛,执行总部在北京朝阳区。

发表于2013-09-25

今年8月21日,省国资委批准杭州解百(600814)间接收购杭州大厦方案。收购成功后,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和多年的零售百货经验积累,将为杭州大厦成为商业地产大佬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