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8页

主题:刀尖上的舞蹈:我的惊魂购房路

发表于2013-05-23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十四)


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调控者并不懂得“试图战胜和压倒供求规律远比利用它要困难得多。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没有人真正成功过”。所以他们总试图挑战它,他们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经济的研究,也许他们从来没有也不必从市场交换中获得自己的生活必需品,他们不懂得亚当·斯密两百多年前就提出的利用人性自利的动机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房价的合理回归,他们也不能理解,当人们自由地去追求自身幸福的时候,人们就会被激发出巨大的潜能和积极性,从而推动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市场价格的回归,进而增进房地产市场的总福利。他们总是以追求短期目标为目的,妄图驯服桀骜不驯的市场野马,其结果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从来没成功过,从来没有!


发表于2013-05-23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十五)

事实上,我的上述论述有不少其它的现实依据做支撑。中国人也许缺乏创新精神,但从来就不缺乏生产能力,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廉价中国商品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工业肌肉、彪悍的生产能力。我想,只要市场没有限制,以中国人的勤劳和对与致富的巨大热情,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盖个房子还不容易吗?供应能不过剩吗?价格能不下来吗?


发表于2013-05-23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十六)



纵观各个产业,凡是充分竞争、政府不闻不问的行业,供应无不充分、价格无不低廉、竞争无不激烈,产品无不过剩;反之,凡是政府强力干预或控制的行业,如石油、电信、电力、金融、烟草,哪个不是与垄断相联系?哪个不是滋生暴利的温床?哪个不是让消费者怨声载道?即使在房地产市场内部本身,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贵阳,在多个超大盘、巨大的供应量面前,房价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当然,这可能是个伪案例,因为它本身身处行政干预的市场环境中。


发表于2013-05-23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十七)一个缺乏对市场机制理解的调控必然是一个失败的调控!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的调控必然是不得人心的调控!我无法想象一个以表面价格为目的而不是以民众的居住权利保障、居住条件改善、新老城市公民平等的市民权利为目的的调控到底有何存在的必要?  


发表于2013-05-23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十八)值得庆幸的是,市场存在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汹涌的洪水对人为淤塞的河道有一定的冲刷能力,经历2010年开始的这次严厉调控两年以后,市场就开始反弹,并持续了近一年,从而客观上也带动了土地市场及房地产开发的复苏。这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抵消了调控的负面影响。否则,如果不是两年,而是再持续低迷低迷三五年,等到开发商大批死去,市场严重供应不足的时候再反弹的话,价格的暴涨将是难以想象的。  


发表于2013-05-23

寻找目标


好,现在还是回到我们购房的问题上来。


我们发现一个事实,一旦你在某个地方住久了以后,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习惯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优点会潜移默化的植入你的潜意识之中,甚至其缺点也会被你解读为赖以选择的优点(比如:你可能会把偏僻理解为清净),让你甚至产生那个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的幻相。


我们见过很多的这种案例,在买房或评价房子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坐标原点做参考,离自己距离远的地方,你会下意识地产生生疏的偏远感;或者如果从你住的地方到目的地沿途有些破破烂烂啥的,其目的地哪怕配套极好,你都会在你的意识里将其与破烂之地等同起来--对于非市中心尤其如此。我们买房时就差点犯了这个纯属个人意识的先入为主的错误,当然这是后话。


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了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当然首选的是考虑钱江一桥板块,在我们意识中,那里即使不是最好,也肯定是次优,甚至附近的一个小水果店在我们看来都是不能舍弃的极方便的配套,都是我们选择留下来的必要的理由。


发表于2013-05-23

因此,我们开始在网上搜附近房子的出售信息。一搜,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多么多么微不足道的穷人,刚刚我们还沉浸其中的的三分之一百万富翁的喜悦感和莫名的自豪感受到无情打击。


当然,我们开始都找的是小户型,60来方以内的那种,比如太阳国际,五十多方的都要130来万。 好不容易找到一套,大概有六十多方,报价110万,欣喜若狂,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不巧,卖了,这不正好这里还有一套性价比超高的,房东急卖,楼层户型多好多好,卖掉那套多么多么不堪,吧啦吧啦…",“废话少说,多少钱?”,“130万”,果断挂掉电话,心理咒骂无良中介:尼玛,既然卖了挂那里干嘛?想拿便宜的当鱼饵,没门。


然后是银色港湾,还亲自跑去看过,夹在别的几个小区之间,关键价格也不便宜。


折腾了两周,在网上对比分析了数个日日夜夜、跑了很多家中介、看了好几套房,整个人都身心俱疲,绝大多数都因价格问题放弃。临江花园的房子看起来倒是挺便宜,可是离铁路太近,而且都是大户型。


而这时临近过年了,我们放弃了看房的行动,把心收回来,储备精神,准备过年。


发表于2013-05-23

重新选型 转眼之间,不那么热闹的爆竹声中的2013年春节在平淡中收尾。为了房子的事,我们特意提前两天回到了杭州。 无力选择钱江一桥板块,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谋划新的阵地。 经过了一个春节的冷静,我们对于区位的选择开始趋于理性。 我们分析了我们的实际状况,以我们目前的经济状况,无疑只买得起小户型。而以我们目前的收入状况,以及预期未来的收入增长情况,未来五六年内换房改善是大概率的事件。既然如此,所购房子的保值、增值就成了我们除总价外最重要的考虑选项。所有的购房行动都围绕总价便宜和保值增值两个中心运转。 很多在1桥附近工作的人,无法实现就地购房,无一例外地都被迫向南溢出:浦沿镇、闻堰、滨文路沿线,因为这个方向相对便宜。我们在滨江待久了,当然是对滨江有感情的,我们首要的考虑也是前方百计要“工作在滨江、居住在滨江”,所以,铁路以南板块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发表于2013-05-23

寻找目标(二)


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了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当然首选的是考虑钱江一桥板块,在我们意识中,那里即使不是最好,也肯定是次优,甚至附近的一个小水果店在我们看来都是不能舍弃的极方便的配套,都是我们选择留下来的必要的理由。 因此,我们开始在网上搜附近房子的出售信息。一搜,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多么多么微不足道的穷人,刚刚我们还沉浸其中的的三分之一百万富翁的喜悦感和莫名的自豪感受到无情打击。


发表于2013-05-23

寻找目标(三)当然,我们开始都找的是小户型,60来方以内的那种,比如太阳国际,五十多方的都要130来万。 好不容易找到一套,大概有六十多方,报价110万,欣喜若狂,电话打过去,电话那头:“不巧,卖了,这不正好这里还有一套性价比超高的,房东急卖,楼层户型多好多好,卖掉那套多么多么不堪,吧啦吧啦...",“废话少说,多少钱?”,“130万”,果断挂掉电话,心理咒骂无良中介:尼玛,既然卖了挂那里干嘛?想拿便宜的当鱼饵,没门。  然后是银色港湾,还亲自跑去看过,夹在别的几个小区之间,关键价格也不便宜。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