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下沙民企居然最高补贴员工131.5万买房!!

发表于2012-02-21

80%外来员工在杭买不起房子

中高柴油机重工有350多位员工,大部分来自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80%员工买不起房。” 李总告诉记者。

质量部部长赵鹏,39岁,西安人,4年前来到该公司工作。来杭前,他在西安一家军工厂工作了10多年。

2008年末,赵鹏曾考虑买下沙海天城的一套房子,一打听价格,又退缩回来。“杭州房子太贵,靠我以前所有积蓄,最多付首期,后面的够呛。女儿今年12岁,在下沙念初一。想来想去,最大的问题就是住房和落户。”

今年,赵鹏凭借出色的质量把控技术,被认定是贡献突出员工,跟其他7位一起享受到优惠购房政策。赵鹏以57.15万的价格,拿到了125.7平方米的套房。这套房,原价89.3万。“三室两厅,一卫一厨。” 赵鹏一家已去看过房子,比较满意。

”这次相当于拿出320万补贴员工买房,而这个数字相当于去年净利润的1/3。”李总告诉记者,“为了政策延续,以后随着公司发展,再买其他房子奖给突出贡献的员工,形成长期激励的购房机制。”

发表于2012-02-21

补贴员工购房是为激励人才资源

为什么要补贴员工购房?李总说,从管理上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靠人才。补贴员工购房,最终是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光靠增加收入不行,要让这些人才稳定下来,要让他们安居,安居才能乐业。另一个原因,考虑企业需要更多的人才,这样做,是为了激励人才,吸引人才。”

2005年4月,中高柴油机重工在下沙成立。李总回忆,头几年,公司年初约有200名员工,到了年底会走掉五六十人,员工流动率相当于30%左右。而现在,2011年员工流动率仅13%左右,远远低于杭州其他民企。

今年年初,不少杭州企业面临招工难,而中高柴油机重工却没碰到类似问题

发表于2012-02-21

下沙拨一个亿破解“招工难”“留人难”

为“破解企业‘招工难’、‘留人难’问题”,2011年,下沙管委会启动开发区内企业安居工程补助实施细则。

去年,公布《2011年度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居工程补助实施细则》,规定开发区财政安排企业员工安居补助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建立租房补助和购房补助机制。标准是:每套房一次性补助10万元购房款,以及分3年最高补助额度为50万元的银行同期商业贷款年息,或公积金贷款利息。贷款额度不足50万元的,则按实际贷款额度进行补助。

有人解读,根据这项细则,企业骨干买房最高可补贴20万元。

记者昨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申报刚完毕,下一步对申报人员进行条件审核。

“原计划可能会有两三百套,但实际申报上来的数量要比原计划少很多。” 经发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3月中下旬,审核通过的名单将对外公布。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