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实习生殴打女警:别拿“实习生”当马赛克

发表于2013-06-20

    日前,通州区的四岁女孩晨晨(化名)在她所就读的某“幼儿园”内被老师用开水烫伤。目前,晨晨的伤情已经稳定,但晨晨的家人却发现,她所就读的幼儿园并无相关资质,而是一所登记注册的“培训中心”。昨天下午,该园工作人员表示,涉事老师为实习老师,目前已暂停工作。(6月19日 人民网)

“警察打人,称打人者是实习警察;城管打人,称打人者是临时工;老师烫伤学生,称涉事者是实习老师……”似乎我们已经习惯了“临时工”、“实习生”、“协管”、“协警”,作为替罪“脊梁”。不管事实是否果真如此,还是危机公关所需,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态度问题以及价值取向问题必然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据报道,该实习教师已暂停工作。莫非“实习教师”成了“断尾的壁虎”,遇袭就断尾保命?不过,这“命”保的恐怕是该幼儿园的命吧。该幼儿园的意图不难揣测:实习老师能力欠缺、职业素质不过硬、业务上不熟练,出了事,情有可原,二来不是本单位的正式员工,一出事就与之划清界限,试图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无数事实证明,作为顶罪“脊梁”的它们,并不能真正担起脊梁的重任,这样的招数只会让舆论一片哗然,难以奏效。平心而论,“将孩子烫伤的是实习教师”,并非不可能,只不过,即便是实习教师,幼儿园就能推卸责任、赢得理解吗?

卸责思维,是态度问题,更是一种冷暴力,它比“打人”、“烫伤学生”更可怕、更危险。这种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对政府的公信力更具摧毁力。

拿“临时工”作挡箭牌,终抵不住舆论的“炮打雷轰”,拿“实习生”当马赛克,终不能为责任单位遮羞。群众不怕临时工、实习生犯错,怕的是“弃卒保帅”的搪塞、敷衍、卸责。以诚恳的态度正视问题,以反省的姿态改正错误,以真诚的行动解决问题才是危机公关的正确路径。

  

发表于2013-06-20

实习生也不是吃素的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