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崩盘世界有先例 再论房地产崩盘的前提和后果

发表于2014-12-10

本人曾做《“房地产崩盘论”可以休矣》和《谁在盼望房地产崩盘》两篇文章,但两文对中国房地产崩盘的前提和后果有所涉及但不深入,今天专门就这个问题表达观点,故称“再论”。

房地产崩盘,世界上有先例。日本有过,我国的香港地区也有过,美国在2008年遭遇两房危机导致金融危机,房价也曾大幅下滑。1991年日本房地产崩盘和1999年香港地区楼价大幅下跌,分别由不同原因引发,不可一概而论。房地产崩盘的定义,什么叫崩盘,跌多少才可以称为崩盘,至今没有准确的百分比。某一地区同样品质的楼盘跌一倍算崩盘吗?具体说也就是北京(楼盘)朝阳公园周边的高档楼盘从6万元/平方米跌到每平方米30000元或20000元,算崩盘吗?如果这不算,跌到15000元才算崩盘,那可以设想一下,会跌到这个价格吗?很大程度上不会。因此,在没弄清崩盘的概念前,轻言崩盘,实不可取。如果用不逊的语言攻击理性评论房地产的文章及作者,就更不合适。

如果,或者叫“假设”,中国房地产崩盘,其前提必须是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期,而这种前提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存在的。近日有人预测中国经济增长2015年可能定在7%,笔者认为这个增速不低。因为这个增速是建立在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上的,这个7%在世界上也是凤毛鳞角数一数二的。另外,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选择”,过去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增长了约12个百分点,有近1.7亿人进了城,商品房年销售面积由2003年的3亿平方米增长到2013年的13亿平方米。2013年全国平均房价是10年前的将近3倍,北京、上海(楼盘)等一线城市房价是10年的10倍。而未来10年,在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还要上升10个百分点,每年仍将有超过1000万人进城,其中仅一个北京每年就新增人口60万。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未来10年,中国住宅新增需求约为157亿平方米,包括首次置业需求、住房改善需求和旧房更新换代需求。这两项大的数据,从前提上把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就基本上否定了。房价肯定会波动,但崩盘的概率很小。

再退一步说,还是“如果”和“假设”,中国房地产崩盘了,北京CBD地区或朝阳公园附近的中高档楼盘从60000元一平方米跌到5000元一平方米了,那中国经济会是什么样子了呢?肯定不是年增长7%,甚至5%、3%都是奢望了。经济大面积停滞了,失业率增加,企业塌方式倒闭,第三产业急剧萎缩,职场工资收入大幅度减少,有房一族靠出租房屋、甩卖住房来渡过难关,无房一族也少了收入,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了。而那些现在急切盼望房地产崩盘的人士,到那时是否会渔翁得利般地买到一套朝阳公园的湖景房呢?估计是不会。因为这样的人士在经济形势好的大环境下,都没能成为与经济增长同步前进的人,经济一衰退,这些人很可能就加入失业大军了。

乐观地参与经济,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果实,付出辛勤劳动,获取合法收益,改善自己的生活,买一套负担得起的住房,是当代中国人的务实选择。不能天天等着天上掉馅饼了,不能天天盼着房地产崩盘了。房价畸高不好,房地产崩盘更不好。如果崩盘,对中国每一个人都没好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