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第一财经日报》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业的抉择:绿色“拐点”降临?

发表于2010-07-02
 
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业的抉择:绿色拐点降临?
 
记者田享华发自上海
 
      当前以房产税为标志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而未落,这几乎让所有开发商都为之牵挂;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又三番五次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呼吁和倡导低碳经济、绿色产业。那么对于绿色住宅产业而言,它身兼这两者的特点,也注定了要承受着祸与福、悲与喜,他们在等着“拐点”降临。
      而且,这其中隐藏着一个绿色住宅产业的悖论,它要想发展把蛋糕做大成为主流,就需要更多投入传统房地产业开发的资金转向其中,但要实现这一点,可能就得依赖于宏观调控让传统的房地产开发的钱不太好赚,可这样一来,绿色住宅产业也难免被政策波及。另一方面,当多数资本涌入其中,那些绿色建筑的先行者们,难免就得眼睁睁地看着脚下的蓝海变成红海
 
      争取成为主流
 
      这一点上,作为绿色住宅产业的领头羊——朗诗地产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几乎单边上扬的过程,而且是高速的单边上扬。只要做房地产好像都能够很容易的赚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很少会去改变一个已经很容易能挣钱的商业模式。朗诗地产副总裁谢远建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是说,尽管这家公司在过去8年里也迅猛发展,资产从一千万上升到七十多亿元,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排头兵。
      但毋庸置疑的是,绿色地产依然还没有成为主流,中国现有430亿平方米的建筑当中,95%是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增的建筑中90%是高能耗建筑。即便像万科这样的龙头企业也开始强调自己的绿色使命时,绝大部分房地产资金依然选择投入到传统的地产项目中去,关键还是拍到一块好地,然后炒高这一地段的房价,再把造好的房子卖掉。于是,房价越来越高,开发商也赚得盆满钵满,只不过,老百姓也开始抱怨。
      最后,中央政府终于开出宏观调控的药方,这当然也不是第一次。在2005年、2008年,宏观调控都一度成为社会的主流词汇,不过效果如何,人们还是有争议。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也坦言,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寒冬里,如果时间再延长一个季度或者两个季度,可能有大批的企业会倒下,只是那个冬天还不够长,今后的房地产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能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规律的一些显著的变化。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土地财政以及分税制尚无变化。
      这样一来,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也就难于迎来拐点,既然这样可以赚钱,何必另辟蹊径?面对这样的诱惑,其实朗诗地产也不是毫不动心,该公司董事长田明就坦言,在讨论公司南京第二个项目发展方向的时候,分歧的争论非常激烈,一个声音是要做差异化绿色的科技住宅产品;另外一个声音就是只需要和其他人一样,做一个普通的住宅产品,一样的可以赚钱,而且风险要低很多。
      不过,最终田明力排众议,选择了一个绿色的、科技的、差异化的产品之路,尽管要冒巨大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他告诉记者,我们最终下定决心走差异化的路线,走绿色地产道路,并且逐步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这也将成为我们长期努力的战略方向。绿色地产将来会成为主流,‘拐点’在不久后就会到来。
发表于2010-07-02
     绿色效益双丰收
 
      如今,朗诗进入南京、无锡、上海等城市,在手开发的项目有14个,这些具有鲜明的绿色科技特征的低碳节能建筑,节能达到65%以上,全部采用太阳能等持续能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项目组综合节能达80%,而我们国家现在要求各地的节能率达到50%,还有很多的企业连50%都达不到,综合节能达到50%80%的差别不是相差30%,而是差3.12倍。
      对于这一差距,田明看到了巨大的环境效益。中国每年新建23亿平方米的建筑,全球每年新建的建筑是4045亿平方米,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二至三倍,假如可以降低50%能耗,将节约用电三千亿度,减少二氧化碳三亿吨。
      更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低碳建筑庞大的商业利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廖绪发在日前的低碳建筑的经济价值高端对话中就说到,如果按照这种节能的效益,那么这个产业今后10年,每年的产业价值都在几千亿;由于能源结构转型分为节约能源和替代能源,上述产值如果再加上替代能源,应该是一个上万亿的总和。
      产值巨大,当然不意味着必定有经济效益。不过,全国的房地产商会统计了现在全国已有23个绿色建筑的示范项目得出结论:这23个项目,每年每平米的节约价值是11块左右,总的节能是增加8%左右,也就是说大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收回。从经济回报的角度讲,进入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投资区间。廖绪发已经在看好这类绿色住宅公司一旦上市的市场前景。
 
      业界呼吁政府支持
 
      当然,理论假设到现实社会还是有一道鸿沟,如何在沟上架桥,业内不少人士认为政府在其间作用巨大。德丰杰基金中国执行董事杨希就直言,我觉得政府有几件事情要去做,一方面是要提高一些行业标准并强制执行,这会提升一些建筑企业解决方案的绿色成分;另一方面,应该多一些鼓励性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去缩短经济回报的周期。目前普遍的510年的投资回报期还是比较长,要知道在一些工业领域,节能的回报是3年左右。
      谢远建也表示,政府还可以在两个方面下功夫推进绿色建筑,第一是要给消费者在消费低碳绿色建筑方面的补贴,把好处让给消费者,让市场变得更大,这样会引导人们去购买更好的产品;第二是从更大的角度来说,国家应该制定恰当的能源价格,要提高能源税这些资源性的消费价格,让价格去引导消费者和企业都去节约,都去想各种各样的降低能耗、降低资源消耗的方法。
      除了政府政策的导向和支持外,思科公司互联网业务解决方案CRE全球总监Relina Bulchandani还强调公众的参与,她建议说,有时候有惩罚才能够激励这个体制的发展,我们需要生活在更好的空间里面,因此我希望公众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中国绿色建筑中来,让公众、街道与社区间产生节能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
      廖绪发也赞同这种说法,政府应当引导公众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如果公众层面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能够深化的话,市场的发展会更快,而政府在其中发挥一个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
发表于2010-07-02
观点集锦: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建筑业绿色突围
 
记者 田享华 发自上海
 
     6月18日,由气候组织和朗诗地产共同主办的“低碳建筑的经济价值”高端对话在上海世博园阿尔萨斯馆举行。气候组织(TCG)、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朗诗地产、世界银行、太古地产、国信证券等机构和企业的高管们齐聚一堂,共论中国低碳建筑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绿色潮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建筑行业的能耗每年占到了全球总能耗的40%,与此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因此在建筑领域实现低能耗,甚至零能耗其实有很大的潜力。环境署成立了可持续建筑与建造倡议(SBCI),它是将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关联起来,为所有建筑业的从业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探讨和解决气候问题。
   中国的发展足迹和轨迹,已经从衣食转向住行,消费模式的改变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随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同时也大有可为。希望中国在新一轮的国际绿色市场的竞争中走在前列。
 
气候组织全球首席执行官Steve Howard:一千年后,我们的世博会是什么样子?看看过去的历史,我们可以做出预测,世界城市人口从1950年7亿多人口,到2050年时将升至70亿。未来的40年里我们不仅会看到巨大的城市化进程,还会看到中产阶级人口的分配,这也是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好结果。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排放量降低15%甚至1/3,这是城市革命时期里的一个必要趋势。建筑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日益明显,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竖起的大楼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如今世界上30%到40%的能耗都是大楼所消耗的,25%到30%的二氧化碳都是由大楼排放的。人们生活在大楼里,人们喜欢大楼,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建筑的绿色技术,关注如何高效利用能源,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而留给后代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时代。
发表于2010-07-02
世界银行首席城市顾问 Daniel Hoornweg:全球最大的四大城市,产生的碳排放甚至会超过两大国家的碳派,想让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就必须关注城市绿色化的进程。大家知道绿色建筑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技术和钱都已不是障碍。
也许因为关注点不同,世界银行在房地产方面并不是很活跃,但是我们对一些愿意建立绿色城市的国家正提供着有力的支持。下个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会在绿色建筑上启动一些试点性项目。世界银行正在考虑在城市里开发碳减排融资项目,目前碳减排融资项目在城市推广得还不多,我们的市场和相关机构都还在寻找可行方案来促进融资,以更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中国的低碳努力
 
太古地产技术统筹及可持续发展总监陈永康:我们主要投资产品组合,也就是我们开发房产,然后进行管理。就能耗领域而言,我们已找到一些最佳的实践,在节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目标。一方面我们做能源使用审核,另一方面我们也帮助住户通过一些智能的方式来降低能耗。到2008年为止,我们每年节约的能源费用高达三千万港币。2009年我们制定了10年计划,并决定2020年在目前的基础上再节能20%。我们跟两所高等学府建立研究项目,共同探索能效问题。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基金已经运行了两年,每年投资额在一百万港币,但是我们每年因节能而节省下来的资金额是六百万港币。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廖绪发:中国的经济转型里,能源结构转型非常重要,一是替代能源,一是节约能源,而在中短期内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就是如何做好能源节约。在整个能源消耗结构里面,建筑的能耗最大,从技术操作性上看也是节约空间最大的一块。而将技术上的可行性转变为商业价值,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这个产业今后10年,每年的产业价值有几千亿。如果我们算上替代能源所带来的价值,产值应该能够达到上万亿元。这无论对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来说,都有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
 
朗诗集团副总裁谢远建:中国的建筑平均寿命在世界范围内是非常低的,大概是27年。如果说我们让它的寿命每延长一年,就意味着巨大的材料节约。现在的很多住宅产品,可能仍然会走上27年就要被拆除这条路,因为它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不管是舒适性方面还是节能方面。而朗诗所做的产品,由于技术领先其领先的特性,它会远远长于平均的27年寿命,这样就间接节约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在使用年份中应用各种科技手段去节约能耗。朗诗当前的产品定位较高端,但我们知道低碳绿色建筑并不只属于高端,朗诗旗下的建筑科技公司正在研发更多的产品系列,去丰富我们的产品线。我相信,这条路不仅给了朗诗更广阔的的市场舞台,同时也更好的能够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
发表于2010-07-02
专访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
绿色地产的非主流之变
 
记者 田享华 发自上海
 
低碳建筑、绿色地产似乎已经日益成为潮流之词,政府、开发商以及公众对这个概念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话题,从国家政要、学界泰斗到商界精英都热衷谈论,但另一方面,这些前沿技术和话语距离普通民众的生活还有些遥远,“高能耗”在很多领域都还是主流。日前,作为国内绿色科技住宅的领跑者的朗诗集团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详谈绿色地产将如何从非主流变成主流的趋势。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倡导低碳经济、绿色地产的事情很多,但为什么它还是非主流?大量的资本似乎还是没有进入这一块,为什么是这样,而你们更早的突入这个领域,有什么样的体验?
 
田明:过去一段时间里,行业内还是说的多做的少。但是现在,一些业内人士已经在判断绿色地产的“拐点”即将到了。在未来几年,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将不复此前单边上扬的局面,情况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赚钱太容易,不需要太动脑筋也可取得很高经济回报时,资本就难以进入绿色地产领域。而当竞争激烈时,一些粗放型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做一点对客户更有价值的东西才可能盈利,那么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这个时候绿色地产就正逢其时。
 
《第一财经日报》:绿色低碳建筑通常会因为其科技含量而增加成本,也因为其绿色概念获得一个较高的市场价格,但是政府方面似乎又不希望房价快涨,进而出台调控政策,那么绿色地产是否会因此在调控范围之内?而另外一方面,政府又希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绿色建筑,那么在调控的背景之下,做绿色建筑的优势或者它所受到的政策支持是如何?
 
田明:其实政府有意愿去推动低碳进程和绿色产业发展,对绿色地产也愿意给予政策支持。在2006年、2007年,财政部、建设部拨发952万元资金投入到我们的研究项目中;我们跟不少省市都有相关合作,包括很多的政府召开的会议,都会要求我们参加,听取我们的意见。此外包括环保部、科技部在内也给予过我们不同程度的重视、关注和支持。只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一致的、系统性制度支持体系,这的确是一个现状,如同你刚才所提到的“非主流”概念,从非主流到主流,从不系统到系统都有一个过程。
至于宏观调控对绿色地产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理念跟态度问题。如果是走粗放型、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或是做高端、豪华类型的项目,由于在市场单边上扬过程中抬高了房屋价格,或许会在调控中受到影响;如果是本着把低碳环保做到更好的理念,因为采用一些节能技术而增加了有限房价,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对社会的影响也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希望政策对绿色地产可以区别对待。
发表于2010-07-02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绿色住宅的建造成本,在你们做下来的话究竟比传统住宅高多少,是否在普通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
田明:我们的实践证明,消费者能够接受目前的绿色住宅价格。至于造价究竟高多少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现在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不一样,有的是追求更高的舒适度,有的是侧重绿色技术更加先进,我们有多样性的选择,所以这差价其实是一个区间,大概比传统住宅成本高5%到20%之间。但这个投入计算是假定能源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而能源价格肯定要变,而且会越来越高,这样话的绿色住宅的成本就会逐渐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注意到朗诗经常将自己公司与一些上市公司比较,这是否预示了自己的上市前景?
田明:我们一直在比较,一个是研究行业发展一些大的趋势,还有一个看朗诗地产跟他们比,哪一些地方不足需要学习,哪一些地方做的还不错需要坚持。朗诗地产肯定是要上市的,只是现在还在途中。
当前,房地产企业上市要两个“窗口”都开才好上市。一个“窗口”是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有时会因为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把上市的门关上,或者是不关上门但也不让进去。还有一个“窗口”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形势。这个过程比较长,我们要排队,在队列中我们也不强调去拿地,就是正常地去做。从我们的角度讲,“上市”了其实并非大功告成,不过是万里长征的一步而已。我们会以平常心面对上市的进程。
对于上市的规模,我的意见是尽量小一点,因为如果融资容量太多,我担心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一下子掌控一大笔资金,何况银行给我们的信贷额度可能也会放大,这么大一个杠杆,或者这么多一笔钱,你是否还能做到高效率?毕竟是要对股东负责的。
 
《第一财经日报》:既然绿色地产并未成为主流,那么朗诗地产发展迅速的诀窍是什么?
 
田明:我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提供产品附加值来获取盈利。当然也有土地增值的贡献,但朗诗地产并非以此为主。很多地产商靠每一块地增值多少进行开发赚钱,这是土地运营模式;但我们是产品经营模式。所以我们不需要买一块很大的地,也不需要拿出太多资金去投,这保证了我们充足的资金流。
通常,我们只拿开发周期三、四年间的土地。土地面积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城市我们的需求量大一点,需求小的城市我们的开发面积少一些。我们特别强调企业营销,从组织拿地到打造产品都会强调我们的绿色科技产品。而且除了常规的物业体系,我们还通过建立技术合作体系,加大对集团的整合,提升竞争优势。
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独有的竞争优势,在这样一个市场还不配套、政策还不配套的环境下,绿色地产被证明能够赚钱,而且赚钱的效率还高一点。如果政策和市场配套更好一些,我们一定会建立一个更好发展模式。所以我相信,政策和市场都会越来越好,非主流的低碳建筑也会有一天成为主流。
发表于2010-07-0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