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公共自行车城区饱和 下沙成为下一轮增点

发表于2012-04-16
 “公共交通,是最方便、最经济、最快速、最环保、最佳出行方式。”这句话出现在杭州市人大代表陈音的议案里,这句话的背后是他对杭州公共交通的理解和期盼。

 实际上,本次两会中关注这一话题的远远不止陈音一人,仅是记者浏览到的议案就有不下十件,聊的都是杭州人出门这点事。
发表于2012-04-16
有的人从大局出发,关心新城区块的公交线路布局;有的人关心细节,希望自行车租赁点能多几个就好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有可能被实现的设想,能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发表于2012-04-16
公交站牌能否更加人性化

回应:更完善更准确的LED站牌正在“待岗”

陈音的关注点就很“细节”,比如站牌。

“广告牌和电视屏幕(也是广告宣传为主)占据站名牌的最佳高度位置,面积大又占主导位,造成站名有效位置都偏低,人稍多就严重影响观察站名。往往乘客需90度弯腰低下头才能看清站名小字。”在他的议案里,还提到电子显示牌的GPS有时候不大准。
发表于2012-04-16
杭州市公交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崔,她说,公交是个民生工程,每年两会都是关注率比较高的。杭州公交集团领导说,其实代表们反映的问题,他们也关注到了,接下来就会有改变——

杭州的公交站牌分两种:一种带电视屏幕连体站铭牌,另一种三角形站铭牌。说实话,杭州的站台设计算得上时尚美观,大多都是中国美院设计的。
发表于2012-04-16
钱江新城的路线可否更“丰满”些 

回应:新城的线路将全面优化

江干区人大代表来立敏对钱江新城板块的公交出行做了调查,这里开通了十余条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解放东路(市民中心)、钱江路、江锦路(万象城)、富春路上。富春路以东南的沿线区域,基本没有公交线路。而且没有一条公交线路经过各大楼宇,上班族出行很不方便。
发表于2012-04-16
公交集团说,市民中心启动,万象城开张,楼盘入住提高,钱江新城的公共交通确实需要马上跟上。但是目前,新城核心区的公交线路只有19条。最大的困难是公交场站资源极度匮乏。规划中的钱江新城枢纽站尚未建成,只在钱潮路与富春路交叉口有一座狭小的钱潮路公交站正在建设中,而这个公交站仅能容纳2-3条线路始发。目前,钱江新城优化方案正全面制定中,将通盘考虑线网布局。
发表于2012-04-16
借车还车,能否找到更多服务点 

回应:城区基本饱和,下一轮增点在滨江和下沙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已经很红了,因为在其他城市的两会中,它已经成了借鉴的热点。

但杭州的代表和委员们本着“高起点,高要求”,依旧努力向“完美”靠拢。目前,杭州全市共有公共自行车6.6万辆、2400余个租车点,公共自行车日均租车量达20余万人次。他们的建议都很“细节”,比如有的代表直接提到“西湖文化广场能不能多设几个点”,“服务时间能不能更长点,最好能24小时”。甚至还有代表希望带儿童座椅的亲子车,可以再多一些。
发表于2012-04-16
租用时间的延长则是一个老问题。

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时间是6:30~20:00,还车时间相应顺延半小时。再延长就目前的公司人员安排和成本来看,有点吃不消。晚上是公共自行车调运的阶段,以保障第二天的服务。
发表于2012-04-16
假日期间景区小车免入,这可行吗

回应:具体怎么控,还需进一步论证

西湖景区越来越繁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申遗成功以后,游客数量持续攀升。

“这几年,杭州控制西湖景区车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但机动车大量增加,这些措施的效果已经慢慢地被消耗掉了。”人大代表汪毓梅觉得要从根本上治堵,就要更大范围地禁行,让公交车真正跑起来。
发表于2012-04-16
她的建议是:西湖景区在节假日(大小长假及双休日)时除旅游大巴外限制所有小型车驶入,旅客全部由公交运送,运行路线分南北两条以环状设计。“这样,可大大缓解景区通行的难题。”她认为,考虑到景区里还有不少住宅、学校、单位和医院,可以通过发放通行证的形式加以解决,或者给他们优惠办理公交卡。

昨天,杭州交警部门表示,景区控制车流是接下来工作的一个方向。对于两会中提出的景区治堵措施,他们会加以关注。据了解,接下去交警部门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怎么控,他们表示“还需要经过广泛的论证”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