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回暖仅是数字假象

发表于2012-04-12

先列一串华丽的数字。杭州3月份商品房成交4319套,创15个月来新高;二手房成交2007套,创14个月来新高。

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现象,数字往往是揭示其核心规律的利器。但是,数字有时候也会骗人的。它将信息呈现给读者的同时,也隐藏了一些真相。

发表于2012-04-12

比如,关于房地产的研究和分析,也无例外地依赖于一串串的数字。单月4319套,在房地产调控丝毫不放松的当下,的确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但是如果将数字抽筋剥皮地分析,却会得到另一个信息。

4319套的成交量,是怎么一个排列分布呢?并不是“一荣俱荣”。据杭州市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成交排名前十的楼盘成交房源占据总成交量的55%,绝大部分楼盘单月成交量为个位数甚至零成交。极度的排列不均衡导致了市场的分化:个别楼盘在“吃肉”,少数楼盘在“喝汤”,大部分楼盘“抢残渣”。

发表于2012-04-12

如果将成交楼盘细分,可以发现成交的楼盘绝大部分都是近期深度降价的项目,且绝大多数定位为刚需楼盘,或者价格逼近刚需的改善性楼盘。去年乏力的成交量为今年积累了大量的刚性需求,降价激活了他们的购房热情,所以,近期火爆的成交实在为消化刚需客户。

事实上,成交量并不是衡量市场回暖的唯一标准。真正的市场回暖需要同时具备好几个条件,除了成交数字外,还有各个层次的产品类型均能消化,改善性需求占据近半的比例,政策提供了宽松的置业环境等。而现在的市场,仅仅是积压的刚需过度消耗刚需产品而已,缺乏改善性需求的参与,其他产品的销售陷于停滞状态,且缺少政策的支持。

发表于2012-04-12

这决定了目前楼市是一个走不远的市场,也是一个病态的、不健康的市场,是阶段性的“成交繁荣”,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回暖。

如今的杭州楼市,像一个久病未愈的大男孩,一剂强心针下去,尽管恢复了活力四射,但是肢体依旧疲惫,身体内仍旧活跃着病菌。

有一点需要强调,市场回暖并不是指楼市回到2009年的那种虚假繁荣、过度繁荣,而是指楼市回到健康、良性的理想状态。

发表于2012-04-12

正如索罗斯所言:“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理想中的楼市,指的是抛弃繁荣的泡沫,把房地产市场还原成它原本的智能——提供居民住房,根据使用价值定价。同时,调节国民收入结构,能够促进其他行业的良性发展。

“拂尘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理想的楼市依赖于政府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同时,慎用、善用宏观调控的“大手”,楼市的“大男孩”生病了,不坐视不管,但也不盲目用药。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