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水价听证会上唯一反对者:向主持人扔矿泉水

发表于2009-12-16
发表于2009-12-16
发表于2009-12-16
这个反对涨价的59岁老头,在最近的水价听证会上向主持人扔了一瓶矿泉水,被称作“2009中国百姓维权第一扔”。数年来,他参加过4场听证会,他说的最多的一句是:我反对!这个维权者把邮政储蓄、农行、铁路等垄断部门告上法庭,甚至连市长也不放过。很多时候,他仅仅为了得到一个道歉,或者1元钱的赔偿。
发表于2009-12-16

因为在听证会上,扔出一瓶矿泉水,59岁的刘天晓成了当地的名人。

在哈尔滨,公交车司机瞅见站台上的老刘,隔着老远就敬礼,乘客见了都拉他往身边坐,“你替我们说了实话”。

在12月8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作为唯一一个反对涨价的消费者代表,老刘苦于轮不着发言,便向主持人——哈尔滨市物价局副局长杨慧扔去一瓶矿泉水。

发表于2009-12-16

这瓶子不偏不倚,正好砸中当地百姓脆弱的神经。媒体绘声绘色描写那天的场景,刘天晓“涨红着脸、喘着粗气”,“高举右手站起身,并高声说主持人不公”。事后网友把这一举动称为“2009中国百姓维权第一扔”。一时间,老刘在网上拥趸无数。

事实上,这个长着一张圆脸、喜欢穿pumaT恤衫的时尚老头,在哈尔滨早就是不大不小的名人了。他的名气大半来自“好斗”。

2001年五一长假,老刘带着老母亲去沈阳玩。在沈阳一家邮政储蓄所取钱时,工作人员告诉他,长假期间,可以存钱,但不能取钱。“只进不出”的临时规定让老刘很生气。

回到哈尔滨,老刘去找哈尔滨邮政储蓄说理,“全国通存通兑的承诺,为啥在五一就不管用?”哈尔滨邮政储蓄把责任推给沈阳邮政储蓄,最后沈阳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属地管理。

发表于2009-12-16

老刘一气之下,把哈沈两地邮政部门告上法庭。要求他们通过媒体向他公开道歉,赔偿他的住宿费及精神损失费。这两家邮政储蓄一审败诉,老刘因此得到500元钱的赔偿。

从此,这个倔老头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老刘偶然发现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分行发放的燃气收费卡每年被代收10元。燃气公司跟农行有协定,燃气公司付费给农行,农行代收燃气费。收过燃气公司的钱,又来收用户的钱,农行“两头吃钱”。燃气公司还规定,用燃气就得用农行卡。

发表于2009-12-16

老刘一算,好家伙,这还了得,哈尔滨300多万人口,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万元啊!老刘不干了,四处搜集证据,找律师,准备大干一场。不料正准备上法庭时,农行软了下来,告诉老刘官司不用打了,这1000万元他们不要了,退还给消费者。

“怕他们干啥,我们硬他们就软。”坐在沙发上的老刘,抱着小狗“宝宝”,笑眯眯地说。

第二年,这个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角斗士”的老头,又找到一个更硬的对头——“铁老大”。在从哈尔滨去牡丹江的火车上,他发现拿的票是49元的新空调硬座快速车车票,坐的却是临时普通车。

发表于2009-12-16

老头从车头走到车尾,找乘务人员打听,最后被告知:原车次的子弹头车厢内外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更换,铁路部门临时改换车体两个月。破车收高价,老刘不干,质问列车长,为什么没有在售票厅公示?列车长轻描淡写:“不清楚。”

他先向哈尔滨消协投诉哈尔滨铁路局,后直接把“铁老大”送上了被告席。理由是哈尔滨铁路局在消费服务中存在欺诈行为,并要求对方双倍赔偿。

经哈尔滨铁路运输法院审理,一审判决刘天晓败诉。“儿子审老子,怎么敢当真?”老刘很不服气,虽然消协和舆论都站在自己一边,案子还是毫无悬念地输掉了。

发表于2009-12-16

这个见人就笑、和蔼可亲的小老头,如今名声越来越大了。他常常“动静很大”地打场官司,一般只要道歉或者索赔1元钱。

收获1元钱的同时,他也收获了一堆头衔:《生活报》“十大打假英雄”、《新晚报》“维权明星”、市“义务打假第一人”、市消协“十大维权新闻人物”……多得一张名片上都写不下!

有时候他刚找到当事的公司,负责人忙不迭地说,老刘你不用亲自来了,所有的事都办好了,其他人的钱我们不收了。

某些场合,大家会使用“大胆的”、“著名的”这些词介绍他,这个老头立马回敬:“我就是大街上随便一拉就一个的哈尔滨普通市民”。

可就这个小市民,甚至还要把市长告上法庭。

发表于2009-12-16

2006年,因为不满供热单位追缴涨价前的热费差额,他打算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推上被告席。看到他的行政起诉状,松北区人民法院负责立案的工作人员偷偷拉着他问:“你知道石忠信是谁吗?”

“知道啊,他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的法定代表人,是市长”,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告的就是他!”当然,结果是最终没能立上案。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