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04:08:01    杭州网 
 
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邀请“高手”编制的杭师大校园建设规划和杭州师范大学学科专
业发展规划“两个规划”,是杭师大实现超常规发展,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
学的“撒手锏”。昨日,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在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市城市
规划展览馆召开。六家实力雄厚的设计单位,向彭一刚、何镜堂、赵士修、郑德高、段
进、张男星、褚子育、沈济黄、徐通等国内知名专家递交了初步设计成果。市四套班子
领导王国平、叶明、许勤华、顾树森、许迈永、董建平以及杭师大班子成员等出席评审
会。 
“杭州大学城”即杭师大仓前新校区位于建 
设中的杭州市余杭仓前高教园区内,距良渚遗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分别只有7公里、2
.6公里,距浙大紫金港校区约3.8公里,是良渚文化、西溪文化的延展区。杭州大学城城
市设计范围为老宣杭铁路以南、良睦路以东、规划教三路以西、规划海曙路以北,用地
面积约3251亩,串联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水上黄金旅游线穿越这里
,自然环境优美,区位条件优越。杭师大湘湖学院也属于此次招标设计内容,该学院位
于钱江南岸二桥以东的钱江高教园区内,离杭州老城区一江之隔,用地面积约518亩。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英国工程设计院、美国易
道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德国施奈德赛登巴赫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澳大利亚伍兹贝格
建筑事务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设计单位,围绕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
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打造以高教功能为主,兼顾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以及
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人居、研发、会展等功能的高教综合体的要求,对“杭州大
学城”进行了精心设计。 
昨日下午,评审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出了两个优胜单位,分别为杭州市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澳大利亚伍兹贝格建筑事务所。据了解,
六个设计方案即将进入公示环节,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杭师大师生征求意见建议。专家们
充分肯定了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开放姿态,邀请国内外“高手”编制“杭州大学城”规
划,推动杭师大创一流的做法。他们认为,“杭州大学城”规划建设既要引进“大学城
”理念,但又要突出和满足高教功能;要保护好仓前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打好“生态
牌”;要合理利用水系,科学安排动静态交通;要突出学院组团式布局,创新管理模式
;要把握好向社会开放的度,解决好安全等问题;要引入杭州元素和符号,在建筑设计
上充分体现杭州特色,防止“千校一面”。这些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深化完善杭州大学
城城市设计奠定了扎实基础。 
王国平代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六家设计单位的辛勤付
出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杭师大是我市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是杭州市属最高学府。市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杭师大的发展,制定下发了《关于杭师大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
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杭师大要实现创一流目标,必须做好“大师大楼”文章。搞好“
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就是做好“大楼”文章的重要前提。六家设计单位提交的方案
各有所长,相信在评审专家的指导下,综合各方优势,吸取各方建议,一定能编制出高
水平的设计方案,引领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王国平指出,搞好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既要总结和发扬杭州、浙江和国内外高教园区
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刻认识到目前高校建设普遍存在的大学与城市、社区、社会相
脱节,校园缺乏特色,功能不全等问题,特别是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评审专家提出的
修改意见,打好“品质牌”,打造“世纪精品、传世之作”;打好“人文牌”,凸显“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打好“生态牌”,保护好仓前湿地的自然
生态,用好余杭塘河穿校而过的独特优势;打好“创新牌”,以规划、建筑的创新带动
管理、教学的创新;打好“开放牌”,打造以高教为特色的新型社区;打好“综合牌”
,建设以高教功能为主,兼具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以及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人居
、研发、会展等功能的高教综合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邓国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