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瑞银:政府放松对房地产限制 投资年内复苏

发表于2009-04-30
 在4月25日举办的“南都名家讲堂”上,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女士就楼市这一广为公众关注的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
发表于2009-04-30
 汪涛认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行为将有望在下半年复苏,而且房地产行业目前过于集中高端市场的状况将得以改变。
发表于2009-04-30
 《南方都市报》报道,汪涛地《名家讲堂》上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认为房地产的投资今年会复苏,这是有别于我其他的同行的看法,因为我们在去年9月份、10月份就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不是一个三五年的调整,而是一个短期的调整,今年下半年房地产的投资会开始复苏。”
发表于2009-04-30
不过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中,尽管今年初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在建面积、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等指标都呈现出明显触底反弹的态势,但房地产投资回暖最重要的指标———新项目的开工面积却依然处于下行状态。
发表于2009-04-30
 汪涛表示,“目前的确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状况。因为开工面积还在往下走的,开发商虽然是很乐意见到销售上升,他可以把现有的库存卖掉一些,但是第一,今年竣工很多,供给增加会非常多,第二还是有很多的库存,这种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急于先去开发新的楼盘。”
发表于2009-04-30
 但是汪涛强调,目前的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其认为房地产投资在年内能够率先复苏的判断。
发表于2009-04-30
“首先,我们并不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全国性的供给过剩,并不是说全国建了太多的房子,相对于人们有效的需求来说已经超量供应了。这跟美国或者其他一些房地产出现问题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并不是大部分人想要买房子,只是能买得起房子的人都买了房子。”汪涛表示。
发表于2009-04-30
 汪涛认为,造成目前开发商存货压力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端的突然萎缩,而并非供给端过快的增长。“从存货/销售的指标来看,存货压力最大的时期是2003年上一轮房地产泡沫时期,而在2004-2007年间,存货销售比的数据一直是逐年下降,直到2008年突然出现拐点反弹。
发表于2009-04-30
 这一指标说明的事实是,在2008年之前,房地产市场不仅没有出现存货挤压的现象,而且将上一轮泡沫形成的存货压力也消化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