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时代周刊2008十大医学突破揭晓(组图)

发表于2008-12-10
 北京时间12月10日消息,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出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从早第性痴呆的治疗到干细胞疗法悉数入选。从这些榜单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下是具体榜单: 1. 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

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

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已经承诺解禁联邦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7年禁令,对该领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是对一些科学家来说,这似乎跟他们毫不相干。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7月在报告中宣布了一个突破性试验,他们利用一种不需要晶胚的新方法,产生了第一个运动神经元。这个神经元是利用两名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的老年妇女的干细胞培养而成的。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2006年开发了该技术。这项技术包括,将已经分化的普通成年皮肤细胞转编为胚胎样未分化的“万能”干细胞,然后根据需求让它们转变成组织特异细胞。利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的皮肤组织生成运动神经元,科学家现在可以在一个培养皿里研究细胞生长、衰退、死亡对这种疾病产生的影响。以前研究人员从没通过此类缓慢的方式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如果科学家了解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发展过程,他们或许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最终可治愈这种疾病。

发表于2008-12-10
  2.发炎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

发炎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

美国有半数人是在胆固醇处于正常水平时突发心脏病的。这种情况令人感到困惑,医生直到今年11月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今年11月,波士顿布瑞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保罗·瑞德科博士证实了一种可导致心脏病的风险因素——炎症,这也是引起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罪魁祸首。

这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力可能相当大。以前进行的规模较小的研究也曾暗示心脏病发作与炎症有关,但是瑞德科最近进行的研究显示,当人体里的胆固醇水平处于正常状态,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时,服用他汀类药物(statins)会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使心脏病发作风险下降54%。C反应蛋白是一种表明血液里存在炎症的蛋白标志物。

医生表示,胆固醇和脂肪堆积物仍是预示心脏病发作的主要指示剂,不过炎症可能也非常重要,它或许是一个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导火索。炎症增加了胆固醇和脂肪堆积物的不稳定性,使它们更容易脱离血管壁,堵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发作。瑞德科的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发表于2008-12-10
 4.基因图谱大众化

基因图谱大众化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遗传学、基因组学、 分子生物学泰斗詹姆士·沃森(James Watson)和人类基因组的联合制图人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绘制了整个基因图谱。现在你只要花399美元,并提供少量唾液,就可以给自己绘一张基因图谱,揭开一些有关它的秘密。科学家对目前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的问题争论不休。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现在掌握的科学知识还不足以解释拥有一种基因变种的真正意义,但是23 和 Me(e23 and Me)等公司至少让我们有机会看一看我们自己的遗传数据。

虽然以前也有这项服务,但是在今年之前,它的收费还高得让人不敢问津。现在科学家可通过你提供的一点口水提取DNA,然后复制并寻找90%已知遗传变异,这些变异是不同特征或健康状况的标志,例如乳糖不耐受和前列腺癌。现在仅根据你拥有这种基因,还不知道是否你将会患肿瘤,但是随着科学不断进步,科学家有望通过这些遗传信息,预知一个人会生什么病,以便让人们在患病前接受预防性治疗。

发表于2008-12-10
  5. 新发现4种早老性痴呆基因[/B]
早老性痴呆新基因

如果不进行检查,就无法治愈、预防或诊断早老性痴呆症。但是科学家有望发现4种可引起最普遍的早老性痴呆症类型的新基因。一项对1300多个家庭进行的研究发现了这些基因。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基因在形成早老性痴呆症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或许与神经元死亡有关。随着这种疾病不断恶化,脂质斑块和纤维丝团状蛋白质(fibrous tangles of protein)在大脑中慢慢堆积起来,不断破坏神经元,最终杀死它们。最近鉴定出的这些基因,也许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持神经元的活性,该研究可能将成为未来治疗方法的重要探寻方向。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其中一种基因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神经元正是利用这种蛋白质进行交流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有很多基因可导致早老性痴呆,但是每一个新发现的基因都为未来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新发展方向和一线新希望。

发表于2008-12-10
  6.五合一疫苗[/B]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针。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欢迎,这种疫苗可一次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科学家已经通过5000多名婴儿,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研究,注射该疫苗的孩子仅出现发烧、扎针处发红和肿胀等轻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别在2个月、6个月,和15到18个月之间注射。伸缩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许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这种疫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7.4%年龄在19到35个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这种疫苗的婴孩的比例要达到80%。

发表于2008-12-10
  6.五合一疫苗[/B]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针。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欢迎,这种疫苗可一次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科学家已经通过5000多名婴儿,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研究,注射该疫苗的孩子仅出现发烧、扎针处发红和肿胀等轻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别在2个月、6个月,和15到18个月之间注射。伸缩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许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这种疫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7.4%年龄在19到35个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这种疫苗的婴孩的比例要达到80%。

发表于2008-12-10
  6.五合一疫苗[/B]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针。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欢迎,这种疫苗可一次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科学家已经通过5000多名婴儿,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研究,注射该疫苗的孩子仅出现发烧、扎针处发红和肿胀等轻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别在2个月、6个月,和15到18个月之间注射。伸缩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许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这种疫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7.4%年龄在19到35个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这种疫苗的婴孩的比例要达到80%。

发表于2008-12-10
  6.五合一疫苗[/B]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针。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欢迎,这种疫苗可一次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科学家已经通过5000多名婴儿,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研究,注射该疫苗的孩子仅出现发烧、扎针处发红和肿胀等轻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别在2个月、6个月,和15到18个月之间注射。伸缩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许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这种疫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7.4%年龄在19到35个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这种疫苗的婴孩的比例要达到80%。

发表于2008-12-10
  6.五合一疫苗[/B]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针。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欢迎,这种疫苗可一次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科学家已经通过5000多名婴儿,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研究,注射该疫苗的孩子仅出现发烧、扎针处发红和肿胀等轻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别在2个月、6个月,和15到18个月之间注射。伸缩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许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这种疫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7.4%年龄在19到35个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这种疫苗的婴孩的比例要达到80%。

发表于2008-12-10
  6.五合一疫苗[/B]
五合一疫苗

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孩子是多么痛恨打针。因此,五合一疫苗——Pentacel非常受欢迎,这种疫苗可一次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5种疾病。科学家已经通过5000多名婴儿,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研究,注射该疫苗的孩子仅出现发烧、扎针处发红和肿胀等轻微的副作用。Pentacel分四次注射,前三次分别在2个月、6个月,和15到18个月之间注射。伸缩性免疫(Telescoping immunizations)或许有助于更多孩子注射这种疫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7.4%年龄在19到35个月的孩子注射了所有疫苗,政府要求,到2010年完成注射这种疫苗的婴孩的比例要达到80%。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