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痛风饮食治疗的新观点

发表于2015-10-12

痛风饮食治疗的新观点

    人体的尿酸来自内源性代谢产生的尿酸(占80%)和饮食摄入的外源性尿酸(占20%)。控制饮食可减低10%-18%的尿酸,同时还可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痛风的治疗必须控制饮食。在众多不同病因引起的关节炎中,痛风是唯一需要特别强调饮食控制的疾病。

传统的痛风饮食治疗强调低嘌呤饮食,将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酒、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均列为痛风患者的禁忌。今年,越来越多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评估了饮食对痛风的影响,明确了动物内脏、红肉、高嘌呤的海鲜、酒等是痛风的危险因素,而禽类、富含嘌呤的蔬菜对痛风的影响不大,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1、含糖饮料和果汁引起痛风发病的风险与啤酒相当

痛风患者应避免摄入高果糖浆甜化的饮料(包括糖化的苏打水)及食物,同时限制自然糖份果汁及含糖饮料的摄入

 

2、高嘌呤食物中动物嘌呤与植物嘌呤对痛风的影响不同

动物嘌呤比植物嘌呤更易诱发痛风发作,因此限制嘌呤摄入主要是限制动物嘌呤的摄入量,而富含嘌呤的蔬菜由于并不明显增加血尿酸水平因此鼓励痛风患者摄入新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脑、豆腐、豆浆等)是亚洲的传统食物,以往认为属高嘌呤食物,建议痛风患者避免食用。目前研究则发现摄入豆类和豆制品最高四分位者痛风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者的0.86倍,提示是痛风的保护因素。其可能的机制是豆类的粗尿酸排泄作用超过其所含嘌呤导致的血尿酸合成增加的作用。因此应鼓励痛风患者增加摄入豆类和豆制品。

3、肉类中红肉与白肉对痛风的影响不同

红肉富含嘌呤,导致痛风的发病风险增加,还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2012年ACR痛风指南指出应限制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的摄入推荐患者优先选择家禽肉作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需要注意的是,家禽类的皮中嘌呤含量高,皮下组织中脂肪含量丰富,因此食用禽类食品时应去皮。

 

4、注意选择摄入果糖含量较低的新鲜水果

痛风患者应吃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

 

5、饮食控制不仅包括食物种类的选择,还应注意量和热量的控制

高消耗水果、蔬菜、粗粮、豆类中等消耗鱼、家禽,低消耗全脂奶制品、红肉及其制品,使用橄榄油烹调食物。

 

    总之,饮食控制是痛风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它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是痛风长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特别强调,无论如何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最终它都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