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市场信心加强 第三季亚洲房产投资增长25%

发表于2009-11-09

       2009年第三季度,亚洲房地产投资市场持续保持上升态势,这得益于资本价值的总体稳定、市场信心的加强以及买卖价差的缩小,尤其是优质地段可增进收益型资产买卖价差的缩小。亚洲的房地产直接投资环比大幅增长25%,预计达到91亿美元。在总投资额中,香港占比重最高,达到36%,其次分别为中国、韩国和台湾地区。但是,2009年前九个月的总体交易额依然较低。根据《世邦魏理仕2009年第三季度亚洲投资市场回顾报告》提供的数据,总体交易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9%。

       本季度办公楼部门吸引了47亿美元的投资,占总资本流量的52%。在总投资额中,住宅物业占16%,商业物业占13%。尽管酒店部门的交易额相对较低,本季度还是完成了6笔酒店交易,总成交额达3亿美元,交易量超过了2009年前六个月5笔的交易总量。工业物业交易也显示出复苏态势,七月至九月共完成24笔交易,与本年度前六个月的交易总量持平。

       在亚洲主要投资物业市场中,香港市场最为活跃,占该地区总投资额的36%。在评估期中,香港完成的交易额达到32亿美元,略低于2007年第四季度该地区的最高记录。私人及本地买家对投资物业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而一些外国机构投资者则利用市场条件通过处置某些资产以求获利,或缩减其物业组合总体规模。第三季度在香港录得的最大一笔交易是对整栋盈置大厦(Nexxus Building)价值约4.65亿美元的处置,这也是亚洲地区在评估期内完成的最大一笔交易。

       中国市场的交易额强劲反弹,交易总额达16亿美元,环比增长82%。包括保险公司、银行和国营企业在内的国内买家是市场的主力军,占总交易量的80%。与整个地区的总体趋势一致,中国市场的投资者也偏爱写字楼和住宅物业,这两个部门的总投资额即达到了10亿美元以上。

       在台湾地区,评估期内的商业物业销售额环比增长6.5%,达到10亿美元,而由当地人寿保险公司进行的收购约占总交易的七成。

       日本市场依然疲软,本季度总交易额环比下滑80%。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归因于六月份AIG大手町大厦以1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这大大推高了第二季度的总交易额。尽管市场情绪保持谨慎乐观,大规模的交易却很少,交易额达到50亿日元以上的大宗交易只完成了4笔。日本之外的亚洲投资者,尤其是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资者,对东京核心住宅区的多户住宅物业表现出投资欲望,但是大多数海外投资者则持续保持观望态度。

       第三季度,韩国的交易额稳步增长,达到12亿美元。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季度完成的6笔重要的写字楼交易。当地买家和国内房地产基金在当地银行宽松信贷政策的支持下,成为市场的主要买家。一些海外投资者再次进入该市场,但总体活跃程度并不高。

       在新加坡,1500万新加坡元(约合10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数量环比继续小幅上升,总交易额超过9亿美元,占亚洲交易总额的10%。在办公楼部分,该季度完成了五笔大宗办公楼交易,其中最大单笔交易是Prudential Tower的六个楼层,以7.5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

       总体上,第三季度外国投资者在该地区变得更加活跃,地区内跨境投资额所占总量从第一季和第二季度的6%和9%大幅上升到了第三季度的21%,这种趋势反映了外部融资困难的压力略有缓解以及全球资金流动性的改善。

       世邦魏理仕亚洲区研究部执行董事聂安达(Andrew Ness)表示:“过去几个月中,亚洲地区的投资者变得更加乐观。现金充裕的本地买家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外国投资者也慢慢地从上半年的平静中走出来,开始寻找中长期的投资项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韩国,已经对房地产领域过分强劲的反弹表示出担忧,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潜在的投资过度所导致的风险。这些措施可能会使市场冷却下来,不过预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很有限。”

       第三季度投资活动的上升表明,许多投资者认为亚洲投资物业市场已经到达下行周期的底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已经走出谷底。不过,出借人很可能将继续保持谨慎态度,并坚持较低的贷款与价值比率,尤其是对大规模的收购活动。这可能将在短期内限制投资活动及投资额。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