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业内人士爆高价地成本:一年涨多少高价地才赚钱

发表于2007-10-11
A君算是跟杭州楼市一起成长的最早一代房地产人,一路做过前期、营销、项目负责人……在房地产界摸爬滚打了18年,他萌生些许退意:“市场的疯狂实在让人厌倦。只要有地就赚大钱,没什么技术含量。” 

是的,18年来,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土地像最近半年多这般寸土寸金——开发商们在轮番报价里杀红了眼,只要能把土地收入囊中,不计成本。“有个老总朋友不久前刚拿了地,我问他,这么高的地价拍下来,打算做什么。他想了几天,最后回答说‘不知道’。”A君深深吸一口烟,黝黑的脸上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表情。不知道做什么的又何止这位刚拿了地的朋友,A君手上也有一块所谓高价地,尽管保本不会有问题,但想要大赚一笔,难!
发表于2007-10-11
熟悉房地产的人知道,在土地招牌挂的时候,开发商有一个粗略的计算地价的公式,即:最高可接受地价=预期房价-建安成本-各种规、税费-预估利润,预期房价越高,可接受地价越高。从今年3月土地市场回暖到现在,这道公式为杭州造就了多少高价地?这种依靠心理预期支撑起来的高价地又有多少真实性、安全感?
发表于2007-10-11
年涨幅13%以上,23号高价地才不亏本 

某公司总建筑师、策划部经理说过一句话:“拿地的时候很痛苦,卖房的时候很快乐。”很多“咬咬牙”拿地的开发商对此前半句感同身受,后半句深信不疑。 

果然如此?我们可以按房地产项目整个开发流程中产生的综合成本来计算,仅以杭政储出[2007]23号浙江工商大学地块为例。 

前期成本,包括规划、建筑、景观设计费用,土地整理费等约90元/平方米(如果找国外大牌的建筑公司和景观公司则还不止这个价);容积率2.6,通常会建18~25层高层住宅,建安成本约2400元/平方米;开发费用,包括测绘费、水电增容费等约250元/平方米;基础设施费,规划红线内的管线、道路铺装费用约120元/平方米,该项目要求配建学校、绿地,配建费用约230元/平方米;财务成本约2427元/平方米;管理、营销成本约750元/平方米;因为明年开始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到25%(原为33%),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附加税在内,税收成本约为2750元/平方米。
发表于2007-10-11
也就是说,单该项目的综合成本已经达到9017元/平方米,原楼面地价乘以3%的契税后约为16183元/平方米,即这个学院地块必须卖到25200元/平方米才能保本。 

这只是一个成本价。目前该项目附近高品质新楼盘的平均成交价在18000元/平方米左右,假设公司在两三年后销售,如果要达到保本价,两三年内该地段房价整体涨幅必须达到40%以上,即年涨幅达到13%~2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房价涨幅最高的2004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平均涨幅为14.4%。
发表于2007-10-12
业内的都不是好人。
发表于2007-11-13
LZ是好人纳,终于知道了
发表于2008-02-01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