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小暑养生的学问

发表于2011-07-07
小暑养生的学问
 
时当小暑之际,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人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保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在任何情况下不要有过激之处。如果高兴过了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至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神受损又会伤及到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缓和。因此,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度饥饿则摄食不足,营养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而引发其他病症;如果饮食过度,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积,出现脘腹胀满、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因此,饮食要有节制之理。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为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如果吃了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会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或过热之好,即五味的偏好。多食生冷寒凉,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而生发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
 
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转化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能会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过度,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会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和肿瘤等疾病。所以,专家建议大家在食疗养生中,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要适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病时饮食要注意禁忌。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吃多喝多、暴饮暴食。因此,在饥渴难耐之时,也要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总之,饮食有节、饮食清洁、饮食丰富是最重要的。
 
 
 
 
                      浙江绿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奥兰多小镇物业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