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政府网上的利好消息

发表于2006-03-04
为余杭“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区领导参加人大、政协各小组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 
 
--------------------------------------------------------------------------------
 
2006年03月02日 
  
    在杭州市余杭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区长刘庆龙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昨日下午,人大、政协各小组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以高昂的政治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总结“十五”和2005年所取得的成就,为“十一五”的发展建言献策。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参加了人大、政协各小组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和讨论,以及区八届政协常委会向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发展大计。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关新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塘栖镇代表小组活动。何关新还参加了政协科技等组的讨论,向委员们提出要求。何关新在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后说,刘庆龙代表区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地总结回顾了去年和“十五”取得的成就,分析困难符合实际;提出“十一五”和今年的发展目标任务鼓舞人心。这个报告很好,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表示赞同。希望与会代表同心同德,把这个《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审议《报告》是认知、认同、认可的过程,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要把会议的意志变为代表的意志,代表的意志变为群众的意志,才能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余杭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何关新对塘栖组团在今后五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塘栖镇工业经济突破百亿,相信在“十一五”时期能成为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起之秀”和“排头兵”。希望塘栖镇人大代表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力求做“四个典范”。塘栖镇要成为规划先导的典范,开掘文化底蕴,把运河、超山、枇杷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元素整合起来,凸现发展潜力;要成为科学发展的典范,钱江开发区在塘栖开发,这是融入杭州大都市的机遇;要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现在国际和国内大集团、大财团瞄准塘栖镇,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成为和谐发展的典范,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何关新表示,将与塘栖镇人大代表共勉。
    何关新在政协科技等组参加讨论,围绕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农业小额贷款、科技创新等问题与委员们进行了讨论。何关新说,余杭在“十一五”时期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抓人、抓技术创新,科技界委员要站在前沿研究科技创新,紧贴创新献计献策。要建立激励、激发、激活科技创新的机制,为科技人才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政策环境。
    区长刘庆龙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临平街道代表小组的审议。他说,成就凝聚了余杭区人民和外来创业者的心血。《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了评价。刘庆龙说,“十五”期间,余杭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几项经济指标每年增幅均在40%以上,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16位,全省排名第6位,可以说是余杭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最好的五年,余杭百姓生活改善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城市化推进最快的五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结构优化程度还不高,离老百姓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自身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他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还有许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怎样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有待于认真研究。
    刘庆龙说,“十一五”规划为余杭今后五年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对此,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紧迫感,做大做强企业;要树立一种拼搏精神,克难攻坚,乘势而上;要坚持全面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重视“人”的发展,打造“法治城区”,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余杭经济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对今后五年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希望人大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多给政府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余杭发展作出新贡献。

    (记者 吴坚奋 范建荣 王晓乐)
 
 
来源:《城乡导报》
发表于2006-03-04
看了,觉得对老百姓没什么实惠的东西!
发表于2006-03-04
我觉得以后塘栖发展了人多了交通会更方便,有大集团和财团的投资这样塘栖的地价房假都会上涨,有房一族的资产也会增值,失业率也会更低,被拆迁的农户可以得到不少的补偿可以改善生活或者做些小买卖,这样也就推进了塘栖的城市化,一些农民也可以告别务农的生活...总之有人对塘栖投资虽然不会对我们的收入或者工作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是间接的影响也不小.
说得不当多指正
发表于2006-03-05
呵呵,你真的挺有的想法的.
发表于2006-03-05
呵呵
发表于2006-03-10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