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刀尖上的舞蹈:我的惊魂购房路~

发表于2013-05-30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五)


 与德国人的幸运相反,我们遇到是深谙中国智慧却不懂市场经济运行原理的调控者,是跨专业、跨行业的管理者。中国有句古话,叫“无知者无畏”,他们总以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特殊的环境,这是一方具有某某特色的土地,以至于相信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不适用于他们,他们以为通过他们的强权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他们也自信满满地认为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本质,他们认为依靠他们的强力控制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并不具有别人并不具备的智慧,因此,十年来虽然一错再错,他们收获的只是失败,但他们从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放弃自己的异想天开。他们把他们的错误归咎于其它,归咎于他们都措施还不够强硬,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商品房市场虽然有土地市场被政府垄断的问题,但市场本身却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里,价格本来应该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是商品房稀缺性的信号,是房地产开发、商品再生产的指挥棒。价格上涨,说明市场供不应求,说明存在商品房短缺。在价格上涨的激励下,开发商将资本、人力、建材、土地等生产要素汇聚到房地产开发上来,并且环环相扣,推动上游水泥、钢材等扩大供应,从而有效增加市场供给。如果市场存在长期价格上涨,说明供需失衡问题严重,在暴利的吸引下,也会驱动其它相对供应过剩行业的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而加速商品房的供应,进一步平衡供需,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发表于2013-05-30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九)


 实际我们并不是没有调控成功的先例,前些年的“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当年温州人囤积居奇的传言甚嚣尘上,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恐慌性抢购在各地上演。但是,国家并没有打压农民种植热情,也没有限购,也很少听说限价,更没有听说政府通过加税来打击炒作与囤积。我想,政府并不是不想这样干,“非不为也,而不能也”,相对于房地产市场,分散而灵活的农产品市场将会使“调控”成本高得难以忍受,所以,农产品市场的这个特点使得它非常幸运地逃过了非常“愚蠢的手”的蛮横干预,使得政府不得不“如果不能战胜他们,那么就和他们一起干!”,政府这次的调控手段与房地产市场完全相反,鼓励或补贴农民种植,减免农产品运输的高速过路费,从而有效降低市场流通与交易成本。其效果大家也看到了,立竿见影,价格很快回归合理,投机炒作传言销声匿迹。


 既然他们已经有过调控成功的先例,那他们为什么不将其复制到房地产调控中去呢?我想,他们与很多人一样,想当然地认为:“两个市场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虽然他们未必想清楚了。


 调控的根本性问题在于:扭曲了价格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市场价格紊乱,供给与需求混乱,人们无法获得真实的市场信息。只能以政府政策而非市场作为购买、生产等决策的依据。而政府政策的明确指向性,从供给的层面看,开发商在严厉打压的战战兢兢中,必然采取保守的市场策略,从而导致最终市场有效供应不足。而从需求的层面看,所谓限购,不仅抑制了投资、投机需求,而且在价格下降的预期中,事实上抑制了刚性需求,但注意这两个字:是“抑制”而非“消灭”,意味着这些被延缓了的需求总有一天会形成真实需求。在调控后的某个时期内,市场的天然免疫机制发生作用,随着土地购买和地产开发的降温,供应出现疲态,而被压抑的需求在比如“降价”等因素的刺激下,喷涌而出,巨大的需求在市场上无法得到满足,其直接的后果是必然导致价格的溢出。我们看到的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还未结束的壮观的商品房购买景象就是其最好的写照,事实证明2010年开始的“史上最严厉的提调控”并不能驯服市场这只脱缰的野马。


发表于2013-05-30

未完待续……

发表于2013-06-06

刀尖上的舞蹈:我的惊魂购房路

--亲爱的,为了家,我们携手离"昏"吧

背景


看到网上不少人分享自己的购房经历,我们也不由得想写点什么,以纪念自己在调控阴霾之下的艰难购房历程,其中也包含了我们这几个月来的反思。此贴将与与老公合作完成,部分内容(如对于调控的思考)将由老公写就。
先将提纲列出来,后面慢慢写:背景来杭插曲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     寻找目标重新选型看房之路新政冲击波误入世外桃源区位研究纠结新的征程     就差钱   傻眼     原罪携手离“昏”居住感受     价值迷思     关于公积金的思考完结:“知识税”


发表于2013-06-06

刀尖上的舞蹈:我的惊魂购房路

--亲爱的,为了家,我们携手离"昏"吧

背景


看到网上不少人分享自己的购房经历,我们也不由得想写点什么,以纪念自己在调控阴霾之下的艰难购房历程,其中也包含了我们这几个月来的反思。此贴将与与老公合作完成,部分内容(如对于调控的思考)将由老公写就。
先将提纲列出来,后面慢慢写:背景来杭插曲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     寻找目标重新选型看房之路新政冲击波误入世外桃源区位研究纠结新的征程     就差钱   傻眼     原罪携手离“昏”居住感受     价值迷思     关于公积金的思考完结:“知识税”


发表于2013-06-06

来杭


我与老公2008年毕业于北方同一所大学,我们虽是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但我们到毕业时已牵手了三年,所幸的是:毕业即分手的校园爱情魔咒并没有眷顾于我们。老公先在校园招聘中找到了杭州的这份工作,我也在毕业前谋得了一份杭州的职位。


来杭之后也没有为房子操太多心,经过短暂的七八个月租房之后,我就随老公搬到了后勤中心的单身公寓,紧邻江南大道,我们偶尔下班后还能去江边散散步,早上起来还可以去小河边的绿化带里跑跑步,日子平淡得没有一丝波纹--除了有时候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外。


当然,这种日子让年少轻狂的我们几乎一年多都没能存下什么钱。


但是突然有一天晚上,老公显得闷闷不乐,告诉我说后勤在吹风涨房租了,从600涨的900,虽然这个价格比起市场价来说,还是很实惠的,但我们开始觉得缺乏安全感(免费的午餐确实有,但不会一直有)。当然,这件事只是导火线,促使我们下定决心再小的房子都要设法买一套的动力在于:对于房地产调控的绝望。老公是学技术出身的,干的又是技术方面的工作,接触的圈子又都是技术人的圈子,他深知干技术的人的思维的局限性,同理,对于一个学地质的人随意干预经济、调控房地产,我们感到的是害怕,是深深的恐惧,是基于房地产调控的负面效应:必然招致暴涨的无比恐惧。关于为什么会恐惧,我们在后面关于调控反思的章节会详细论述。


发表于2013-06-06

于是我们开始存钱,花销主要用老公收入,我的工资除自己留下一小部分私用外,其余的全存起来了。我们甚至列了个一个Execel表格,把每天的开销都记了进去--当然,这个最后没能坚持下去。有时候逛街,在面对价格不菲的激起购买欲望的无法抵挡的东西的诱惑的时候,我们都很自然地将其折算为砖头的平方数,然后就释然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今年春节前,我们拿着手机上的计算器拼命榨取我们的存量“资产”,把公积金都敲进去了,甚至钱包里的零钱都没逃过我们的精心“算计”,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来万。
“是时候下手了!”老公做出一副严肃状长呼一口气,我看到的却是有些酸涩的忍俊不禁:三十万对我们来说已然是笔巨款,毕竟我们两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啃老的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们知道的是,这笔钱对于买房实际是多么有限;我们不知道的是,这笔钱用来买杭州的房子是多么地杯水车薪。

发表于2013-06-06

插曲


这里交代一下,老公大学学的是化学,干的工作却是IT,是个典型的“技术型”男人,但它的爱好却是经济学和哲学,书架上除在角落里有龟缩着几本不起眼的IT类书籍之外,书架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户型"全被经济、金融、哲学类书籍占领,而除珍藏的毕业论文外,我压根就没看到过他有什么化学类的书籍--即使化学课本也被老公毫无留恋地在毕业时以几乎废品的价格在校园地摊上贡献给了师兄师妹。


正因为如此,他常常感叹命运的捉弄:自己的工作非自己的爱好,注定终身劳碌命。


我也常常提醒他,我们还年轻,转型还来得及啊。老公则拿出重复了八百遍的“路径依赖”的例子:一旦一个人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就会不不断地投入精力、金钱等各种资源,从而对他选择的道路产生依赖,如同走上了不归路--哪怕他极度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虽然,我知道这是他的借口,但我还是很理解他,毕竟,他已在大学经历过一次痛苦的转型。


发表于2013-06-06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一)   纵观十年来的调控史,中国楼市经历了一次次大起小落的剧烈变化。每一次伴随着全民欢呼的调控开始,楼市显示出短暂的低落,随后因继之以楼市调控的负面效应显现伴而随着楼市的暴涨而结束。然后是全民对调控手段不力的声讨,再然后在欢呼声中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十年楼市,就是这样波澜壮阔,高起低伏!   
 我不得不感叹,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反思的民族,虽然几乎每次调控措施出台,都无不以惨败收场。却没有多少人反思这是为什么,即使有,反思的结果居然是:抱怨调控手段还不够严厉。   
 什么样的调控是严厉的调控?我们可以提供两个案例参考:


发表于2013-06-06

调空 or 调高?--调控的反思(二)


 一个是国内:
 1949以来的三十年,是中国房地产行政调控最严厉的三十年。行政对经济的控制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国家包揽了一切,住房靠分配,没有市场、没有买卖。想炒房子?门都没有。当然,也许有人说,这哪跟哪啊,与房地产调控完全两码事嘛。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现阶段的调控手段推向更严厉的方向,我们会发现,这实质是一码事。比如限购,现在的手段是不许购买第三套,第二套首付提高,如果更严厉一点的结果是什么?不许购买第二套。再严厉一点呢?当然是一套也不允许购买,这不就是计划经济了么?
 比如限价,现在是规定价格必须在某个范围内,如果我们往狠里限,结果是什么,不准收钱,由国家统一回收,然后零价格分配。这不也就是福利分房吗?
 又比如对外地人限购。看看如果我们再把限购搞严厉一点,是什么样子。如果连本地人都不允许买,只能由单位盖住房,然后按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卖给或分给本单位一部分人居住。这是什么,这不也是福利分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