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1 |
/1页
go

主题:每天都吃不好,还谈什么品质生活?

发表于2018-08-16

  我们为什么这么忙?很多人说:“希望更快乐地生活。”


  但每一天耕耘所谓的“精致生活”是忙着迎合周边的期待,忙着晒出假想中的自己,忙着为了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你好,你的外卖到了,请下楼取一下”成了每日动听的语言,美其名曰,我太忙了,才活成了这样。


  这就是你想要的品质生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底层、级别最低的就是生理需求,其中就包括我们每天最基本的食物。看看自己,看看周围的同事朋友,每天不好好吃饭的人实在太多了。


  根据某平台公布了“2017外卖大数据”:2017年全国共点了33亿单外卖;最牛点单王,一年竟然点了1200多单,平均一天四餐都在吃外卖。


  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称之为“空巢青年”,他们多在一线城市有着体面的工作,收入可观,除了工作很少有其他社交活动,电脑手机来回切换,一日三餐多由外卖解决,打游戏和买买买是最常用的消遣方式,虽然物质上得到满足,却时刻都处在一种孤独的状态。


  扪心自问:空巢青年,是你吗?


  一想到自己做饭太不划算,要琢磨今天吃什么,要买菜洗菜,做完饭还要洗洗刷刷,费时也费精力。而外卖呢?一键下单,吃完一扔就搞定!可就在这种方便和省事中,我们过得越来越潦草,越来越没有“生活感”。


  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品质生活”的本意。他说: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也就是说,“有品质”和你说的任何借口无关,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并非取决于背多少钱的包,拥有多少只口红,而在于你吃的饭是否健康,你住的房间是否舒适整洁,在于那些一粥一饭,一菜一汤的细节。


  试想一个连饭都不好好吃的人,又怎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每天的工作,认真地爱一个人呢?


  好好做饭、好好吃饭不仅能让生活充满情趣,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周末去菜市场挑选喜欢的食材,去超市将好吃的大米搬回家,用不同的方式搭配不同的心情把食物做好,听着咕嘟咕嘟的炖汤声,闻着越来越浓的饭菜香,吃上一口,好不温暖。不懂挑选好食材的你,可以问下旁边热心的大妈,一连串的生活经给你讲的头头是道,果然经过推荐的吉林大米就是好吃,不仅香甜,而且卖相很好,细品之下略微绵软,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还不挂饭粒,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也不回生,这样的特点是在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多,造成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吃起来就会香甜,让人想吃一碗又一碗。


  每天睁开眼,咬下去的是阳光的味道,一口是能量,一口是在为新一天的美好生活工作积蓄营养。


  于是,日子慢下来了,生活也变得更加有味道,你会发自肺腑的感叹:曾经追求的忙碌是浮云,原来品质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上一页 | 1 |
/1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