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炒房族自食房价下跌苦果 按揭断供凸显房贷风险

发表于2006-12-02
2006年11月,在上海宜山路建材市场做生意的李先生正面临被银行起诉拍卖住房。2004年底,他用300万元在天山路“河风丽景”楼盘买了一套商品房,银行贷款额250万元。本以为购房后捂上半年,能赚个几十万元,谁知买房后,房价不涨反跌,加上他的厨卫用品经营出现严重滑坡,每月1.5万元的银行还款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他把房子挂250万元出售都无人问津。他无奈在今年5月停止还款。贷款银行在多次催收无果后,把他告上了法庭。据了解,如今各拍卖行都在推出一大批房产拍卖,其中有不少就是因断贷而被拍卖。 

2006年9月末,上海房贷违约客户超过1万人,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房贷业务,在上海银监局和央行上海总部近期的信贷统计报告中变得“很衰”。沪上银行在房贷业务上正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楼价高峰时放出去的房贷,不良贷款风险开始显现;另一方面,在盈利和指标压力下,各银行依然有很强的扩张房贷的冲动。 

2000年到2005年上海房贷表现出的“高增长、低不良率”喜人势头已成为昨日黄花。在2004年,沪上中资银行房贷的平均不良率只有0.1% 左右。但根据上海银监局的最新统计,到2006年9月末,上海中资银行个人房贷的平均不良率已经上升到了0.86% ,两年多的时间里上海房贷的不良率上升了7倍多。“前几年银行诉客户房贷违约的案件在法院只是零星的,而目前已经成为常规性案件。在一些市中心区法院,一个月就会审理十几起房贷违约纠纷。”上海国和律师事务所专职房产律师陈先生称,现在房贷违约多发的趋势比较明显。 

余先生2003年贷款买房,当时贷了20万,期限20年。其中住房公积金15万,商业贷款5万,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贷款1309.15元。他原来在一家民企上班,月收入3000元,所以一直正常还贷。但2006年上半年,他被公司裁员,再加上近半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法正常还贷。银行也先后多次催款,但由于没有经济收入,眼看银行就要拍卖自己的房产了,余先生只能干着急。 

目前断贷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拍卖行内。其中开发商“断贷房”占了较大比重,但个人“断贷房”拍卖也渐渐多了起来。南京一股份制银行房贷部负责人称,尽管南京个人房贷目前总体的不良率还不到1% ,是银行最优质的业务,但是个人房贷的不良率却有上升趋势。“在国外,房贷的风险在 3-5 年后集中爆发,虽然南京情况不一样,但是因为竞争太激烈,银行现在也会放低贷款门槛,因此在贷款人群的选择上,可能会有所放松。”他说。 

中行上海分行某支行行长分析房贷违约原因时列举说,经济状况恶化,恶意骗贷,有钱不还等,但违约率最高的是投资失误的购房者,他们看好房产势头,超过自身经济实力在房价高位时购房投资,本以为几个月就能赚百分之二三十的投资收益。谁知限制转按揭、升息、调税等调控政策一出,所购房屋不但不升值且卖不出去,最终因无力承受每月高额还款形成违约。 而断供房被拍卖后,原房主损失最大。根据拍卖行人士和律师提供的数据,以一套50万元的房子为例,一套房产被拍卖后,房主大约要损失近10万元。 

银行对房贷其实是又爱又恨。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过大、门槛降低,导致房贷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另一方面,银行由于考核压力,却不得不继续加大优惠力度,拼命发放房贷。比如说,个人房贷市场“硝烟四起”,各家银行都推出了不少的优惠举措。 “在房贷业务上,银行已陷入两难境地。”一位资深房地产金融专家公开称,一方面房价高峰时放出去的房贷的不良贷款风险开始显现,升息又导致部分客户提前还款,加上楼市成交量低迷,新贷款增速缓慢。房贷总量萎缩的同时,质量也在变坏。 但另一方面,在盈利和指标压力下,各银行依然有很强的扩张房贷的“冲动”。不少银行又在暗中放宽贷款条件,做大业务量。 总之,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迹象是,虽然个贷不断下滑,但不良率却日益趋升。这表明在房贷下滑之中蕴含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