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房子建筑成本是多少?说出来你也许要骂娘!

发表于2015-01-15
中国房地产业从来都是最养口水的地方,房奴、炒房客、政府官员、各路专家、及当不起房奴的各色人群争相倾口相吐,真真蔚为壮观也。 

近来房地产应是感冒了,但没有体热症候,当是病毒性的,很重很重,你看金九银十本来该有点热闹的却冷场,害得各色人群着急得要命,各位看呀,有人大呼要放水急救楼市,有人说楼市跌对谁都不好,有人说不久就有报复性上涨,有人说楼市活该跌,还跌得太少,至少要跌一半以上,最高甚至看到要跌70%才合理,呵呵比娱乐界还娱乐! 

本人从事的正是制造房奴的房地产开发这一行当,业余游戏至经济这一领域(无它,只想充做聪明人,因为据说与经济这个学问沾边的人都是人精得不得了的),所以本人看来是最有吐口权的,对房地产业。哈哈,还是让咱来一吐为快吧!咱是要吐得赤裸裸的,要吐出真理吐出真相。 
发表于2015-01-15
上面列的是建筑成本,之外的成本还有三大块,一是土地受让金,二是税费,三是设计费,监理费。土地的受让金,各地差距很大,一线城市相对来说较高,建筑楼面价的可能达1W/每平方米,一般在2000~4000/每平方米,二三线城市会低很多,楼面价多数在几百块每平米。税费这一块一般占建筑成本20~30%,当然这里面实际不仅仅是普通意义的税费,其中包括与政府官员润滑关系的费用。设计、监理费占的费较少,一般占建筑成本5%左右。再之外还有开发商管理人员的工资,这点费用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二三线城市普通住宅,若取中位数,地价以500/平方米计,房地产开发商的所有成本=500+1500+1500*25%+1500*5%=2450元/平方米,目前二三地级市的房价全国平均怎么也达到4000了吧,实际上,只要是临街的楼盘,还有商业,商业楼价一般是住宅是四倍左右。诸位可以算算,房地产开发商利润有多大,不算商业,利润都在60%以上,加上商业呢。当然,房地产商所得的利润最后还征收土地增值税,这个税是四级累进,增值额≤50%,税率为30%;50%≤增值额≤100%,税率40%;100%≤增值额≤200%,税率50%;200%≤增值额,税率60%。但全球人都知道中国人最聪明,偷税是国人拿手好税,只要增加支出,税就少了。 

诸位60%的利润呀,哪个行业有?现在制造业的净利润有5%就相当不错了,难怪做电子的TCL、海信要切入地产,做家电的海尔做地产,做服装雅戈尔强势加入地产业,中国中铁、中冶等大型央也不务正业来做地产。所以王石讲万科超过20%利润就不做,你信吗?反正打死我也不信。 
发表于2015-01-15

诸位,这房价,你看不懂吧。不光诸位看不懂,做房地产开发这一行业也看不懂,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做这一行,还整日忙乎研究房地产、研究经济,我也看不懂,哈哈,我可以说是给经济学误入歧途了。 

这房子真的是怪,越贵就越有人抢着要。在深圳,楼市火爆的06年、07年,09年、10年,普通百姓有时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新开盘的一手楼,以至有钱买房还得走后门,找路子,不然你拿不到号,想交诚意金都交不了,更不要说挑好房了。可06年、07年,09年、10年,这几年的房价贵呀,简直贵得离普,贵到一般工薪阶层根本买不起,甚至有做秀的处级政府官员也喊买不起。  



发表于2015-01-15
那楼市火爆的时候谁在买房? 

那楼市刚开始火爆的时候谁在买房?最先有买房冲动的肯定是有闲钱的一类人,哪些人闲钱多呀?一是政府官员;一是富有却没有新投资途径的大小老板(包括炒房团,大小老板组合在一起不就成炒房团);一是各路明星;一是各类企业高管所谓的金领(尤其大型国企的高管)。这四类人最先投资房产的,之所以说投资,是他们住的房子早就有了,不过闲钱没地方放,才买房。以本人亲见,前二类人是最厉害的角色,他们一来就是几套甚至是十几套的要,掌实权的政府官员则更是牛气得不得了,就一个电话:你先给我留几套。你就得给他留,而且房子要好,钱你怎么敢问,那不是太不识趣了吗?要等人家主动来付。 

当然,楼市火爆得不能再火爆时,有钱的没钱的,只要想法凑得出首付的各色人群都来了。小白领有点钱,见着房价一天一天涨,心都碎了,急匆匆追进来了;福利不错的公务员有房屋丰厚的公积金,正愁怎么把公积金套出来呢,房子天天看涨,更是座不住了;刚毕业的天之骄子,有文化有学历,想着今后的薪水低不了的,又有父母支持(就这一个独生子女,向来都是手心里宝贝),也骄傲的钻进了这个市场;在谈恋爱的,更不用说,除非两家都是赤贫,否则倾两家之力,怎么也得凑个首付,不然这个恋爱都谈不下去了。真正赤贫的百姓,只有望房兴叹的份。  
发表于2015-01-15
三、到底有多大刚需? 

代表房地产开发商利益的御用学者总是拿钢需说事,他们是这样算钢需的: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只有50%,发达国家普遍城市居民一般在70%以上,那么将来15~20年内我国还将有20%的人口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以总人口13.5亿,意味着将有2.7农村人移民至城市,这些人到城市来住房,这是钢需的第一大来源程序;其次从98年高校大面积扩招起,2002~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4400万之多,他们绝大部分还没买房,这是钢需的第二大来源;再次,原本生活城市无房的贫民,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看看,总计有3.7亿人口钢需,每人30平米,就是111亿平米,这得大张旗鼓开发多少年呀。中国人多地少,房子能不贵吗? 

事实是这样吗?是否真有3.7亿人钢需? 

先来看那设想农村移至城市的2.7亿,且不说我国未来20年内城市化能否达到70%,就算这个良好的愿望能实现,也的确有2.7亿农村人口移民至城市(假设的前提将来户籍完全放开,允许户籍自由迁徙)。但这2.7亿从农村迁至城市的新市民是否有真实的购买力?目前的现实情况,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来城市打工,工资水平普遍处于最低端水平。以深圳为例,各地来深的外来常住人口,除少部分真正的白领和私营小业主,工资水平平均在2500/月上下,主要从事的是工厂的作业员或餐饮、家政、物业、普通商品销售等低端服务业,而即使是保障房,深圳每平米也要5000/米左右(保障房一般在关外较偏的位置),二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平米,这意味着一个在深普通打工者不吃不喝打17年工才能买得起一套100平米的保障房,更别说商品房,一般打工者何曾想过。所以这2.7亿钢需只不过是一块画饼!哪里是钢需呀,绵需都不是! 
发表于2015-01-15
其实御用学者们想象的城市化率,现在已经基本实现,每年在城里讨生活而处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早就超过2亿了,这部分农民工基本都是青壮年,工作在城里、生活消费在城里,但在城里是暂住,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在计算城市人口、人均GDP、城市人均收入等指标是注定被遗忘的!这些人在城里是怎么蜗居的,御用学者们可能想象都想象不出,他们租不起花园小区房,往往是几人甚至上十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农民房里(对了,我还得解释一下这个农民房,就是城中村的小产权房,密度奇高,鸽笼一样,有些楼之间的间距窄到了二栋楼上的人可以握手的程度),他们的收入注定了他们只能这样蜗居,买房?他们大概做梦也没想过。 

至于城市贫民,本来就是低收入人群,同进城打工农村人有何异?他们何时买得高昂的商品房,降多少价,对他们也是奢望。所以城市未买房的贫民,一样钢需不起来! 

那四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呢,原本在城市的,只要不是不幸出落在贫民家,大半应该买房了吧(尤其2002~07年阶段毕业的),一来他们平均工资水平较高,二来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父母的全力支持,何况在城市这一代几乎都独生子女,享受父母全力照顾的待遇早已习惯了。更可怕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来临,城市将面对的是:二对老人,一对年轻人人口结构,老人离世后,留下来的二套房谁去住?看来这四千多万大学毕业生,也不是钢需,是绵需。  
发表于2015-01-15

四、房价是怎么推高的 


任何资产价格推高都是富余资本积极参与的结果,这应该可以看作是一个公理,考查历史上几个曾出现房地产泡沫的资本主义国家,莫不如此。最近的因房地产泡沫引发次贷危机的美国是,九十年代初的日本是,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香港和泰国也是。 


中国的房地产业则赶上了更好的时机。首先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凭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的产品很快占据世界市场,财富迅速增加,为房地产发育提供了资金来源;其次98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三年左右时间出现了通货紧缩,央行降息降准,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参与房地产的各路资金提供了一个低廉的成本。更重要的是98亚洲金融危机之时,由于国内消费不畅,98年中央政府发布《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要求从1998年下半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房消费闸门真正打开。 


即便如此,2002年之前大陆的楼市还是很清静,需求并不旺,一则习惯了福利分房的中国城市居民对商品房消费还不习惯,再则最主要的是家庭收入跟不上房价(尽管那时房子绝对价对现在来说很低很低),要知道98年之后相当一段时间按揭对国人还是一个较陌生的概念。 


发表于2015-01-15

归结一下推高房价因素,我们可以得出有以下原因: 


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低首付,放大了投机需求; 


2、还有二手楼买卖的阴阳合同,也为投机提供了温床; 


3、富人炒房成风,自住房者跟风; 


4、银行唯利是图,给房地产商、买房者提供了资金更利(主要体现在放贷宽松),助涨房地产炒作之风; 


5、土地出让方式有问题,招拍挂拿地方式,让政府卖地财政尝到了甜头,直接推高地价; 


6、房地产市场供应畸形,实际上是垄断供给,没有放开,把开发房地产的门坎定得太高,挡住很多合作开发者的路; 


7、不承认小产权房的合法性,等于抑制了供给; 


8、房地产开发商囤地、捂盘; 


9、政策调控不当; 


10、政府官员直接或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政府调控成一纸空文 


发表于2015-01-15

五、谁在分享房地产业盛宴 


1、房地产开发商。前面说到,房地产利润高达60%以上,如果招拍挂之前拿的地,更高,有百分之几百。2011年福布斯发布的全球华人富豪榜单有近三成华人富豪主要涉及房地产业,前三甲的李嘉诚、新鸿基郭炳江兄弟均为房地产富豪,内地女富豪当中,吴亚军、陈丽华也是靠房地产起家。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佐证了在中国房地产的确是暴利行业。 


2、政府。算了房地产开发商之后,恐怕就要数地方政府了。近十年房地产火了,也使地方政府财力大增,地方政府财大气粗,遍地投资,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设施,所谓的“铁公基”飞速起来了,这些都是支撑GDP的硬家伙,当然,钱投出去了,一些有实权的政府官员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用公众的钱去投资,效率从来不会高到哪儿去,部分资金以各种方式耗散到政府官员口袋里几乎是必然。更有出格的,一些胆大的政府官员干脆直接从土地上捞款,典型的有辽宁省抚顺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罗亚平利用为开发商拿地、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等机会搞权钱交易,甚或直接造假套取土地补偿金,敛财逾亿元,被称为“职级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女贪官”。事实上,近年政府官员腐败案中最多的是与土地开发有关,而且一般都是窝案,往往涉及官员都是成批。象海南省某市的土地腐败案,最终牵出包括原市长谭灯耀、原市委副书记吴苗和土地、建设、城投等部门负责人在内的25名干部,之前浙江、江西、湖南、安徽、河南、河北、辽宁等省市因土地腐败出过大案、窝案,可以说倒在土地上的官员不计其数。至于利用手中的职权捞点灰色收入的官员、办事公务员已成公开化的“潜规则”--要办事红包先拿来。 


政府官员在房地产行业捞得收益最大,也更为普遍的方式是:政府官员通过马甲直接进入房地产开发。官商勾结,官商一体,侵入房地产业,赚钱来得更直接、更快! 


发表于2015-01-15
原来你已不在,您好!您所发的帖子“房子建筑成本是多少?说出来你也许要骂娘!”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