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路过城东“大帐篷”,恨不生为临平人——健康才是第一生产力!

发表于2014-05-15


lz目前住在三里亭,跟爸妈住老小区。


每天乘车回家都会经过这个地界,最近发现这里支起了一个大帐篷


不明所以的lz还以为太阳马戏团临时改了演出场地……


昨天看了报纸才知道自己真实太甜了。


这个塑料大棚是原来的农药厂,难怪车一到站就闻到一股怪味,熏得人头晕脑胀。


现在想想住在城东,虽然是主城区居民,但是在环境这点上真是被临平人民甩出几条街。


前两天还去过临平,世纪大道也算是新城比较繁华的地方,


住宅区扎堆,但是环境不错,再加上旁边还有个水景公园,这景观跟西湖边上的公园也差不了多少。


lz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原本是想在城东安个小家的,现在看来还是宁可舍城东就临平。


之前的邻居都买房买到淳安去了,说是为了小孩的健康,还是得选个环境好的地方扎根。


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健康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年轻人不能因小失大。







  

杭州城东三里亭附近,石桥路和新风路交叉口的位置,原杭州农药厂地块,从2009年开始屡遭投诉,因为气味刺鼻。

   

  农药厂搬迁了,留下的问题只能由一个白色帐篷来解决。


这个大棚内中没有梁和支柱,是白色的膜,充以空气,靠空气压力撑起来的,最高点为35米,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大棚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土壤处理过程中刺鼻气体的扩散,使异味从无规则排放转为有规则的排放。


目前工地采用了8套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每小时能处理30万立方米的空气,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尾气合格后才能排放。


发表于2014-05-15






  施工人员入内要戴防毒面具,而且每一两个小时就要换一拨工作人员。


大棚与外界连通的大门也被设置成了双重门,门是钢架覆膜,设计成船闸的模样,比如有人员和车辆的进入,第一重门先打开,人与车辆进入两门之间的空间,第一重门在身后徐徐关上,第二重门才会徐徐开启。这样的双重设置也是为了保证气体不外泄。


土壤处理用上了两种技术。一种是气相抽提技术,一种是热脱附技术。


气相抽提技术主要是将被污染土壤挖掘堆积在防渗漏场地,通过在管道一端的真空作用,促使土堆内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污染成分被抽提、收集和处置。


热脱附技术采用了国外的先进装置,大致工作原理是,通过机器对污染土地进行物理加热,使土壤内污染物与土壤分离。


经过处理的土壤,还要通过好几道环保检测,以确保“干净”。


因为很多装置和技术来自国外,所以工地现场我们能看到不少老外工程师的身影。


为了污染治理,业主公司花了大成本。单单一个大棚的造价1000多万,土壤热解析装置成本也以千万计,运行费用也非常高昂,还有施工人员加倍等,种种因素算进去,这块地的治理成本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业主公司不愿意透露具体数值,就说如果放到普通的房地产项目上,这个成本都可以盖一栋大楼了,可是在这里,砸下去得到的还仅仅是一块地


这就是我们为曾经的不重视环保所付出的代价


发表于2014-05-15

临平的开发时间毫无疑问,比城东晚,而且区域定位也大相径庭。


开发的晚,往往规划的比较全面,而住区定位使得人地矛盾也不那么尖锐。昨天去世纪大道上走了一走,看了看万泰、东海、康城三期和玉园,最后逛了逛水景公园,觉得跟城东一比简直像是两个世界。


新城马路宽阔,车流量不多,两边的行道树已经很茂盛了,楼房的密度不高,绿化做的不错,空气也新鲜。公园看上去俨然是个小号的西溪湿地,溜达一圈感觉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万泰售楼处

发表于2014-05-15

康城国际



发表于2014-05-15

梧桐蓝山






发表于2014-05-15

路景





发表于2014-05-15

水景城



发表于2014-05-15



玉园售楼处





发表于2014-05-15

水景公园






发表于2014-05-15

手机像素有点低啊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