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可懂江南?可懂万科璞悦湾?

发表于2013-12-05

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外放杭州。历时三年,留下一座长堤给西湖,留下200首诗给杭州。品评过杭州的诗人不胜枚举,但可以确切的说,白老是看懂了杭州的那位。因为他看到了“之江”。

在迟暮之年,“日出江花”和“郡亭枕上”眺望的潮头是他念而不忘的杭州眉目。这眉目,便是那条宽延的之江,是西湖之外的杭州。万科落子“之江南”,不惮美意,或有和老白一样的寄寓。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之江以南始终保存着自己原始的味道。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它一定会是苏轼眼中,明月如霜的灯火钱塘。但它一定不是摩登时代你我愿往安居的怡然之所。至少在1997年之前,这里还尚未见到一丝摩登的气象。直到后来,这里被更名作“滨江”,并且被品牌城市开发商们持续耕耘之后,方才开始它的摩登历程。

从过江隧道通车,到之江大桥开通,滨江与对岸的连结日渐紧密。从土地平旷、人寂烟稀到高楼栉比、车马相拥,滨江渐成为了它应有的样子。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从中海到世茂,再到绿城,及至万科,假使这片“江南”没有品牌开发商的浸染,或许,它未必能有而今的新城气质。

 

   而万科带着“三好”的名牌入驻,便是在滨江的新城气质中,注入了返璞归真的大成。就像是杭州的龙井,王星记的扇子,既匠心独韵,又带着江南山水气质。

所谓璞悦湾的匠心,就是滨江人居的新模式,其实就是读懂现代的“江南”的真性情。万科进驻江南,这并不是第一次。但每一次却有不同的反响。时隔多年后,或许江南又将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滨江的土地上多了一块万科的金字招牌,一段人居新模式即将开始。

万科说它要盖“三好”的房子,“好房子”是江南工匠的里子,用手工艺的心,做生活的实境;“好服务”是江南婉约的个性,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好邻居”是江南的人文里子,隔江相望的百年之大,可以算作是万科在滨江的儒雅贤邻。

所谓璞悦湾的江南气质,便是“之江”那一道弯的情怀,撷取钱塘江岸深具江南内涵的一段,远山进水,六合相望,活脱脱一副江南缩影图。

诚如璞悦湾的名字,璞取义“未雕琢过的玉石”,就像之江浑然天成的地理优势,悦取义“愉悦”,其实便是工匠们的巧思了。

杭州人喜欢与苏轼亲近,愿许他是杭州人。却不知,唯白老是最在骨子里深爱着杭州,也最在骨子里明白杭州。苏轼是贬谪至此,随遇而安;白老则不同,自请外放,邂逅则不能已。巧的是,几百年间,如许文豪在灵隐留亭立碑,却只有白老的“冷泉亭”迄今仍立溪畔。

人人都说自己懂“江南”,细品过后,却见尽如苏轼。倘若万科真能做个“三好”白老,在滨江赋得一首好诗,这种工匠巧手的诗人,倒确实难寻。

发表于2013-12-05

 杭州盛产文人墨客。

发表于2013-12-05

看了就像是在西湖边上似的。

发表于2013-12-05

诚如璞悦湾的名字,璞取义“未雕琢过的玉石”,就像之江浑然天成的地理优势,悦取义“愉悦”,其实便是工匠们的巧思了。璞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