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关于浙江省富阳市中国白板纸基地的调研报告

发表于2010-01-07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国工经联主席团工作纲要,我们就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关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004年1月2日至4日,陈卫副秘书长带调研组赴杭州,就浙江省块状经济的特点及富阳市中国白板纸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强力整合传统产业的块状经济,自觉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制造业正在向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转移的趋势己经清晰显现。
在这种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冷静地分析了浙江省多年来“自发”形成的“块状经济”特点,不失时机地做出了要自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并于2003年颁布了《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在若干行业和区域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到2020年,浙江制造业全面融入现代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
为全面实施《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浙江省政府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从七大方面、采取 30条相关政策,分期分批公布若干区域“块状”特色产业、专业化产业区,全面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在浙江省各地、各部门顺利开展。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先进制造业有六个特点:一是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二是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三是制造装备控制数字化;四是制造工艺装备紧密化;五是产品制造过程绿色化;六是产品经营全球化。
2003年9月26日至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经联会长徐匡迪院士,率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邬贺铨、侯云德、陆建勋、姚福生、周勤之、吴澄、李德毅、倪光南、周翔等一行到浙江省开展“院士行”。徐匡迪会长指出,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浙江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切入口,这方面,省委、省政府提得明确;二是引导民间资本和资金来吸引科技人才。通过行业协会,或者以行业中的大企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团结各方面、各种制企业,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制造业链;三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敢于到国际市场上去打拼,进一步磨炼和提高制造业的水平。
二、造纸工业已经成为富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富阳市地处沪、杭、甬“金三角”的交汇点,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全市区域面积1831平方公里,人口62万,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丘陵半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是近几年来,富阳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崇尚实干、开放竞争、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是全国明星县(市)和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发达县(市)第38位。2002年,富阳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2003年1-11月,实现财政收入16.2亿元,增长29.5%;工业总产值375.88亿元,增长25.2%。预计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6亿元,增长16.8%;工业总产值410亿元,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70亿元,增长70%,其中工业性投入35亿元,增长94%;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9%;自营出口1.9亿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4600万美元,增长8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0 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090元,增长9%。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富阳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造纸、通信器材为龙头,机械电子、轻纺、生物化工、新型建材、食品等为骨干的工业行业体系。造纸业年生产规模约占全省总量的50%,白板纸产量占全国的17%左右,已经成为我国白板纸的主要生产基地。通信器材工业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生产基地,富阳“浙江光谷”初具雏形。2003年1-11月,造纸、通信器材两大行业分别实现产值77.76亿元和75.43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7%和20.1%。
三、富阳市全力建设“中国白板纸基地”
1.历史悠久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富阳市素有“造纸之乡”的美誉,造纸业在富阳有悠久的历史,已达1900多年。早在东晋时期,富阳先人就开始以嫩竹为原料生产古名为“竹纸”的土纸。历经千百年的探索发展,到民国时期富阳的纸业已经相当发达与繁荣,并积淀了富阳人引以为豪的灿烂的纸文化,无论是原料的拓展,制作技术的改良,还是质量的提高,品种的增加,产量的增长,富阳在中国造纸都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富阳产的“京高纸”、“昌山纸”、曾荣获北京国货展览会特等奖,“连批纸”获得二、三等奖;富阳产的“油纸”、“乌金纸”、“文书纸”和“桑批纸”等曾荣获杭州首届“西湖博览会”特等奖。
2.发展迅速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造纸工业已经从一项传统产业发展成为富阳的第一大支柱产业,1996年造纸业占全市工业的10.7%,1997年为 19.5%,1998年为18.5%,1999年为20.6%,预计2003年造纸工业总产值为85亿元,约占21%左右。造纸业这一传统产业为富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2003年底,富阳市共有造纸企业380余家,纸板及纸制品年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其中90%为白板纸,生产规模占浙江省的近一半,是我国工业技术配套用纸和板纸的主要生产基地。全行业从业人员3.6万,总资产84亿元,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税收4.5亿元,利润3亿元。
3.建设“中国白板纸基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富阳市造纸工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传统产业的度,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富阳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白板纸基地”的发展思路,从发展规划、连片开发、政策措施、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富阳市白板纸生产总量的90%以上集中在江南域。为了促进产业集聚,富阳市政府在该区域规划建设了春江、大源、灵桥三个专业造纸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分别为6500亩、3500亩和5200亩,园区产业定位允许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行业及造纸配套延伸产业进入园区。三个造纸工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高质量服务”的原则,坚持“四统一、一分开”(即统一供水、统一供电、统一供气、统一治污,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的原则,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分别成立园区管委会和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用市场化方式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园区企业的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工程报建等手续由园区管委会负责全权代理,实行一条龙服务。富阳口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兴建了富阳国际口岸,成为上海港、宁波港延伸的内陆口岸,作为富阳市唯一的海关监关点,为富阳市造纸企业提供“报关、报检、报验、放行”等服务。
四、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国白板纸基地”
1.推行原料革命,造纸业不再“寅吃卯粮”
造纸业是富阳的经济命脉,造纸业又是富阳的环境杀手。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富阳市的决策者站在推进现代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树立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从调整原料结构革新生产工艺入手,在全国率先提出造纸企业废除自制草桨、竹浆等传统原料,上一定规模的造纸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采用以废纸(再生纸)为原料的造纸新工艺,到1996年,完成了“造纸原料革命”,减轻了造纸企业对富春江水质和周围环境的污染。有关测算资料显示,富阳市进行“造纸原料革命”后,造纸行业每年消耗的废纸在300万吨以上,利用废纸制造成品纸达200多万吨。如果继续沿用传统造纸原料取材方式,不仅对富春江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以现有富阳造纸规模推算,每年需要消耗竹木资源近2万立方米。如此“吃法”,不用几年,富阳全市的立竹(木)量将化为乌有。
富阳利用废纸造纸,可贵之处在于既节约森林资源,又减少了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实现了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污染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样的造纸产业发展定位,完全符合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也是对全国环保事业的一个重要贡献。
2.深化废水处理,造纸业不再“同流合污”
从1998年开始,责令300多家造纸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限期治污,并实行“奖励举报”制,打一场治污的人民战争。到2000年,企业全都实现达标排放。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富阳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浙江省和杭州市对富阳排污总量指标的限制要求,确立了“增产减污、增减互动”的整体推动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关闭、停产、治理来保证扩大规模,即通过压缩现有造纸产业排污量,置换出排放指标用于新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使富春江水质始终保持二类标准,境内各条溪流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实行工业“三废”的集约治理,是提高治污水平和降低治污成本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造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着棋。富阳市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水工艺的基础上,确定用三、四年的时间在三个造纸工业区块,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分期建设5个污水处理厂(“永泰”日处理污水9万吨、“八一”日处理污水10万吨、 “富源”日处理污水13.5万吨、“大源”日处理污水11万吨、“灵桥”日处理污水7.5万吨),对区块企业实施废水二级深化处理和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总在10亿元以上。
据了解,到2005年,富阳市5个污水回用处理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新增日污水治理能力67万吨,造纸行业平均吨纸排水量从目前的120吨下降到60吨以下,富阳市造纸生产的环境可容纳量从现在的174万吨/年提高到350万吨/年,并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削减2%,这对于有效保护富春江水体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3.打造板纸基地,造纸业开始“脱胎换骨”
富阳市委、市政府面对造纸行业“低、小、散”的状况,结合境内开展的十条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化产业导向政策和环保措施融入经济决策,相继出台了包括《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建设项目审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以及建立治污贴息贷款制度等多方面政策措施。严格禁止新上万吨以下的小规模造纸企业;对重点地区是排污总量超标区域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转产转业,致力于发展生态工业区和生态企业。
近年来,富阳市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加强春江、大源、灵桥三个造纸工业区块建设,实行规划、征地、供水、供电、供气、治污等“六统一”,并引导企业向区块集中,发挥造纸行业的集聚。富阳市每年排定一批规模上层次、产品有市场、环保意识强的进园企业,通过建立技术改造和治污贴息贷款制度等多方面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完善治污设施,加大技术改造,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动造纸行业向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治污上水平的方向发展,增强富阳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能力。
简言之,无论是从工业强市、块状经济、传统产业等角度看,还是从原料革命、清洁生产、集约治污、循环经济等角度分析,浙江省富阳市已经成为特色鲜明和具有相当度的“中国白板纸基地”。

发表于2010-02-12
上一页|1|
/1页